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ROE)(集团层面)、内部收益率(项目公司层面)。更深层次,万科合作开发的核心是控制现金流,保证现金流的平衡!万科合作开发总体轮廓逐渐清晰:无论哪一种合作,一定要使收购付出的现金仍然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此万科与合作方成立合资公司,并由他掌控,在各种财务数据达标后收购,并将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热衷收购土地优质充沛的企业,以弥补现金流不足;通过真金白银的激励来推动经营现金流的实现;多渠道筹资,为合作开发提供金融服务。在万科系的复杂的结构中,上市公司位于金字塔的顶端,是第一梯队的“以投资银行业务为中心的金融产业平台”。第二层次则是诸侯主导下的区域集团。第三个层次是一线公司,以项目开发为主线的专业公司。围绕“钱从哪里来,怎么来;钱到哪里去,怎么花”,让我们从逻辑起点开始走进大象
f万科。440亿新设、收购公司资金来源:神秘第三方或合作伙伴低息融资互保性信用借款6年来(20072012年),万科合作、收购企业数量之多,金额之大为行业之最。最近三年,新设、收购公司高达440亿元。由于涉及公司众多、累计金额巨大,收购资金的来源和结构极为重要。先来回答这个问题是什么原因促使万科走上这条合作开发道路?万科曾公开表达自己的动机:持续经营的需要;占有资源,遏制竞争对手的需要;战略扩张的需要;未来增值的期望;稳定的利润回报需要。事实上远没有这么复杂。2008年,王石反思说,我们卖出这么多的房子,仍然没有钱买地。而在更早的2004年,万科制订了一个目标:100亿利润,1000亿收入,3的市场份额。没钱买地,等于没米下锅。王石抱怨的“缺钱”又是如何解决?特别是2008年以后,A股市场的融资大门向房地产企业关闭以后,发展靠融资的万科,又是如何续写融资新传奇?我们把时间轴拉长,以便更清晰看到万科前后的变化。数据显示(表3),2008年之前,万科主要以股票市场融资为主,银行借款为辅;20092012年,万科投资资金主要来自合作伙伴的投资、大股东支持和公司内部互保的银行借款。下面的财务测算和推理虽然简单,但仍然很枯燥,秉承“没数字,无真相”原则,我们仍然将其简单列出。20072012年,万科累计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8134亿元(表3),远远不足以应付累计21937亿元的投资净现金流出,必须依靠筹资活动。6年中,万科通过筹资活动净现金流入的资金高达54316亿元,远远高于投资现金净流出21937亿元。也就是说,万科自身造血能力不足,融资主要靠外部输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