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论民间美术的当代应用
作者:陶思炎来源:《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02期
摘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美术,其应用旨在联结艺术与生活、传统与时尚、创造与消费、个体与群体,推动文化保护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当今民间美术在环境营造、动漫产业、旅游产业、会节活动、民间收藏等领域的新应用,体现了文化产业在文化选择、文化保护、资源开掘和文化创造中的机遇与作为。
关键词:民间美术;当代应用;文化产业。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63201002-0037-03
一、引言
民间美术的当代应用,是一个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崭新课题。它把艺术与生活、传统与时尚、创造与消费、个体与群体联结起来,提升着当代的生活质量,培育着民众的审美情感,使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也使文化产业与文化保护相得益彰。民间美术往往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自有其层次结构、解读方式、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需要我们不断做出敏锐的文化判断和精深的学术研究。传承、保护、应用、发展是民间美术面临的任务,也是建设文化产业的前提。民间美术的当代应用拓展了民间美术的表现空间,提出了传承与创新的要求,突出了为当代生活服务的主题,也推动了民间美术产业化的发展。
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尤其是民间工艺美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往往受到一些行内和行外人士的质疑,他们认为剪纸、泥人、云锦、花灯等明明是物质的东西,不明白怎么现在都被称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呢这一疑问实际上涉及到对民间美术内在结构的理解,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旨的把握。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从理论上说,民间美术具有三个基本的结构层次,那就是:以作品为客观存在的艺术成果,以工艺流程、个人技艺、行规行话等体现的制作过程,以及以文化理解、审美情感、信仰观念等为标志的艺术精神。简要地说,艺术成果、艺术活动、艺术精神构成了民间工艺美术和一切民俗造物艺术的完整形态。如果说“艺术成果”是可触可感的物态存在的话,那么,“艺术活动”作为文化创造是动态的过程,而“艺术精神”则是作为造物者灵魂的无形的心态表达。艺术品的物态存在因具象、实在,自然可归属物质文化的范畴,而艺术创作中的动态活动和心态表达因若隐若现、潜在无形则又显示了非物质文化的性质。
艺术生产的这三个基本结构分别联系着物、事、人,但它们又是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任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