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应用。(2)矿区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水淮路线,外企及内业平差方法,精度及存在的问题,水淮基点的布设及精度。(3)地形测量的方法,地形图比例尺,分幅方法,地形图的使用情况。(4)过去和现在进行的各种矿井测量工作及其方法,已有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f(5)矿图的种类和用途,绘制方法及经验。(6)岩层移动规律,“三下”开采情况及经验。(7)储量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包括“三量”管理,金属矿为损失贫比管理)。(8)计算机在控制测量、矿井测量、岩层移动及储量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和存在问题。(9)矿井测绘工作的作用,与其他单位的横向关系,有关测绘的工作制度。2参加矿山测量工作学生应按相关的要求,参加井下一个测量组的(队)的工作,深入掌握全组(队)的业务,学习组(队)在组织管理上的经验,并以一定时间参加科内其他重要测量工作实习,还应参加科内的业务会议,学习编制科室的工作计划等。3阅读和收集资料学生应结合现场技术人员的报告,通过参观与实践,仔细阅读有关资料和图纸,记录有关内容和摘录所需的资料,以供编写实习报告和以后生产设计之用。(三)GPS及现代定位技术应用实习1GPS及现代定位技术应用实习,实习内容围绕GPS卫星定位技术开展,主要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系统的了解测绘工作的日常任务,并对GPS现代定位技术在测绘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应用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基本达到能够熟练使用GPS定位技术解决测绘工程及相关行业问题。2执行规范(1)2001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2)1997年建设部颁布的行业标准《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3)1999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城市测量规范》CJJ899(4)1993年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颁布的《工程测量规范》。3阅读和收集资料,GPS网基准设计及GPS控制网网形设计要求GPS网点坐标为BJ54北京坐标系坐标GPS点的高程为1956黄海高程系。一般不少于3个已知点(具有BJ54北京坐标系坐标和1956黄海高程系高程)。根据已有不少于3个已知点的1954北京坐标、或已知点的WGS84坐标和新布设的数个GPS点,设计出用4台GPS接收机按静态相对定位观测时段数。网形连接可用边点混合连接或边连接等方法。要求:测站点观测时段数≥16,观测时段长度≥60分钟,采样间隔10~30秒,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15分钟,卫星截止高度角15°,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4,PDOP<84编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