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开发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如济源六中的感恩教育,特钢高中的“教师大讲堂”、五龙口中心校的“优因数学”以及济源一中发现的“轵城三中现象”等引起了极大反响,推动了我市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有序推进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济水一中、沁园中心校分别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变革力量的榜样学校,在省内产生强烈反响。三是体艺工作深入开展。承留实小全体师生利用课余时间举行“花样跳绳”练习,“一跳双摇、绳上杂耍、秧歌绳”等四十余种花样,吸引着全体师生学会了合作、竞争与创新,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大峪中心校的“国球普及活动”,因地制宜,颇具山区学校特色。我市艺术教育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学生代表队获得河南省晨光夏令营一等奖,济源一中的舞蹈《阳光网络》和黄河路小学的《金色的微笑》荣获央视校园春晚表演金奖。去年九月,克井五小学生原红豆获得全国中小学生航天信息知识竞赛唯一的特等奖,并代表全国中小学生现场观看神七发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华社》等国内外主流媒体都做了典型报道,成为我市素质教育的一张靓丽名片。四是学校文化建设全面加强。学校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助推器”。一年来,我们积极开展“一校一品”创建活动,轵城王庄学校的作文教学、中王学校的新童谣等,已形成特色。济源四中的班级文化、济水一中的文化艺术节、实验中学的艺术体育节、东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验、马寨小学的读书节、黄龙小学的书香校园、大许小学的军衔制读书竞赛、特钢初中的“和合”文化、王屋一中的自信心教育、玉泉一中的安全文化等,都以学校特色文化创建为切入点,把学校文化创建的主动权交给了教师和学生,让学生
f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培育了教育软实力,提高了教育质量。各学校还十分重视中华文化经典颂读活动的开展,济水中心校、北海中心校、玉泉中心校等举行的中华经典诵读展演活动,成为我市文明素质教育的一大亮点,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二)教育均衡取得新进展三是教育强镇(街道)创建全面推进。积极探索建立全国教育强市的创建机制,制定教育强镇(街道)标准,积极引导沁园、思礼、北海、玉泉、五龙口、下冶、坡头等镇(街道)投资兴教。思礼镇政府,投资200万元完成了镇一中250米的塑胶跑道建设,投资600万元建成了全市唯一的一所高标准镇办幼儿园,投资62万元改善教师办公和生活条件,全年教育投资高达862万元,位居各镇(街道)教育投入的首位,成为我市教育强镇(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