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素质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必将日益突出。而与之矛盾的是: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心理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行为问题也呈现急剧增加的趋势。学生突发性事件与超出学生年龄特点的事件屡屡发生,有时令教师措手不及,无法理解,甚至大大干扰教师们正常的教育思路,影响了教师良好的育人心态。学生越来越难管,教师越来越难当,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性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即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过程。从某种意文上说,心育强调教育者运用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协助受教育者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确立有益个人与社会生活的目标从而获得自我认知、自我感悟、自我调节,形成健全人格的过程。
在小学教育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必然要求。现结合学校的实际,谈谈个人的看法及体会:
一、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呼唤心理健康教育进入校园。
教师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我们别无选择,学校领导者要肩负起引导、舒缓、抚慰的重任;学生面对越来越重的学业压力,我们别无选择,教师要肩负起引导、舒缓、抚慰的重任。
当我们的教师倍感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时,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不但要讲师德修养,讲爱岗敬业,更要关注教师,尊重教师,多与教师交流,多倾听教师的呼声,多以平等的心态与教师沟通。当教师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要主动引导、协助,少点指责,多点关心、帮助。当教师由于心情烦躁,和学生、家长闹矛盾时,
f既要教育、引导,更要倾听、宽容。因为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态度如何,直接会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要使教师为人师表,学校管理者首先要为人师表。
学校要把“心育”理论作为实施以人为本教育的指南。所谓的人性化教育,就是一种平等、宽容、和谐的育人环境。只有学校管理者用心育管理指导学校的教育管理,才能创设出人性化的育人环境,我们的教师才能与学生平等、对话,才能相互尊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