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开学了,我怀着激动地心情期待着阳光分班会有好的学苗分到我班,但是,事与愿违。分到我班的学生调皮捣蛋的多,不爱学习的差生多!这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养成一个习惯,新成立的班集体班主任要严加管教,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当然,我对双差生更是严厉,每天板着一张脸,发现他们说话了我会大声地斥责可是同学们并不买账,纪律不见好转,成绩也不好。
我突然幡然悔悟,如果长此以往,那么班级的这部分后进生我是永远也转化不了得。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们所应对的学生是有人格尊严、有思维、有情感的人。“情”的投入是教师工作的内在要求,情到深处,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会向你敞开,他有话愿意和你交流,有困难愿意请你帮忙,有苦闷愿意向你倾诉。你的“爱”他能领悟,你讲的道理他能理解,你指出的缺点他愿意改正,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效应。
从那之后我开始着手改变自我,一点一滴地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开始打心眼里关注他们,关心他们,遇到事情不再是呵斥他们,而是先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让其自我来陈述自我的问题,也就是给予他们发言权,不再是自我先劈头盖脸来一顿了。慢慢地,我发现这些问题孩子也不再是像以前那样讨人厌了,开始发现原先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
班级里有位女同学“理想”。性格内向,孤僻,喜欢自我一个人
f独来独往,学习习惯差,基础差,班级里的同学都不太喜欢和她一个组,因为她每一天作业上交都很困难。了解到这个状况,我开始每一天来关注、关心她,因为她父母离异。她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离开她了,她在姑姑家长大。现在妈妈看孩子上初中了,开始管理孩子,成绩不好就打她。了解到这一状况,我先把孩子的妈妈叫到学校跟她沟通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每个母亲都期望自我的孩子能成才,这位母亲也是如此,只但是她的方式方法存在问题,一味急于求成。而孩子是很反感这种方法的,所以有抵触心理,这样母亲就会越来越抱怨,乃至于动手打孩子。这时我能够想象到“理想”的内心是多么地痛苦,没有人理解她,没有人倾诉,没有人安慰,有的只是无情的冷漠,长此以往把自我封闭在黑暗的内心世界里。我开导了其母亲,她的母亲含泪离去。
对于“理想”我不打算找她安慰她,我怕揭她伤疤,她会排斥我。我就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始,她忘带作业要去打公用电话,我就把我手机借给她,她作业不会,我就找同学帮忙她,而且跟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