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产生
A.A
B.B
C.C
D.D
10.(2分)取248g过氧化银(Ag2O2)在真空条件下加热至固体质
量不再发生变化,产生32gO2,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图中各点对应固体均为纯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过程中,固体中银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
B.Y点对应的固体中银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7:4
C.Z→W过程中产生的氧气质量为24g
D.Z→W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2Ag2O
4AgO2↑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40分)
第4页(共21页)
f11.(7分)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1)下表为四种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元素名称氢



原子结构
示意图
①上表中x=。氯原子在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
去”)电子。
②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所形成离子符号为

③由上表中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该
化合物为
(填化学式)。
(2)镁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如图。
①Mg(NO3)2中硝酸根的化合价为

②写出Mg与热水反应生成X和H2的化学方程式:

12.(7分)利用废镍催化剂(主要成分:Ni,还含有少量的Z
、Fe、CaO等杂质)制备NiCO3的实验流程如图(虚线处部分流程略去):
第5页(共21页)
f已知:Na2CO3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碱性条件下NiSO4转
化为Ni(OH)2沉淀。
(1)“酸溶”时,为使废镍充分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有
(任
写一种)。
(2)“氧化”阶段发生的反应为H2O22FeSO4H2SO4Fe2(SO4)
3aH2O,则a=

(3)“除铁”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Fe3。改变温度、pH,Fe3
转化所得产物可能不同(如图)。80℃、pH=6时,Fe3转化为
(填化学式)。
(4)“沉镍”是将Na2CO3溶液加入NiSO4溶液中生成NiCO3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过程不能将NiSO4溶液滴入
Na2CO3溶液中,其原因是

第6页(共21页)
f13.(10分)碳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利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Ⅰ碳的多样性
(1)金刚石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却存在着很大差
异。原因是

(2)从石墨中分离出的单层石墨片(石墨烯)是目前人工制得的
最薄材料,单层石墨片属于
(填“单质”或“化
合物”)。
Ⅱ“碳中和”的实现
“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CO2的排放量与吸收量基本相当。CO2
的捕集、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我国力争在2060年
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
(1)CO2的过度排放会造成
的加剧。结合生活
实际,列举可为实现“碳中和”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