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项目投资建设方风险分析及规避
编者按:BT是“BuildTra
sfer”即“建设转让”的简称。BT项目是由BOT项目演变而来的一种投融资方式,由政府或其授权单位与投资建设方签署协议,投资建设方负责投融资和工程建设,项目建成后由政府按约定回购,通常用于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中。近年来的实践中,一些商业银行对BT项目持极其审慎的态度,主要原因是其中的风险呈扩大趋势。本文细致探讨了投资建设方风险及其规避问题,其实对回购方以诚实为本、严谨操作,确保项目正常实施,切实维护交易的安定和政府良好形象也有很好的提醒作用。项目审批风险BT项目的审批包括项目立项审批、BT实施方案审批、BT项目支撑性文件审批三个方面。项目立项审批包括环评、土地、规划、立项等环节,每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项目中断甚至停止,从而给投资建设方造成巨大损失。实施方案审批包括确定代表政府执行BT项目的业主单位,BT确定回购方式和回购资金来源等,如BT项目的实施方式未获得政府的充分许可,项目回购资金来源不明确,则会给投资建设方的投资回收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由于BT项目的回购资金大部分来源于政府财政资金,因此BT项目除了需要政府的认可外,还需要人大和有关行政机关的批准,以确保项目能够按照使用财政资金的正常程序执行,给BT项目以充分的支撑。项目审批涉及到BT项目实施的基础和合法性,一旦出现问题将给投资建设方带来项目停滞、不予回购等难以挽回的损失。融资风险融资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在项目开始时或投资超预算时资金不到位和融资成本上升几种情况。一旦资金不到位这一情况发生,项目实施将停滞,甚至合同解除,投资建设方不但将承担违约责任还会对其企业形象和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如发生融资成本上升而无相应的应对措施,则会降低投资收益甚至产生亏损。产生融资风险的主要原因与投资建设方的融资能力、项目建设规模和前期工作准备情况、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变化、经济政策变化等因素有关,投资建设方应在投标前对这些情况有充分的评估和准备。对融资风险的分析应集中在融资方案的可行性和融资成本两点。融资方案的可行性主要看投资建设方的实力和项目情况能否满足金融机构贷款的要求;同时,投资建设方应尽量在项目正式签约前确定金融机构的贷款意向并准备备选融资方案及投资超支应对措施,以尽量降低投资资金不到位的风险。融资成本变化的风险主要看投资建设方对影响融资成本的利率等经济政策的预测,同时投资建设方可通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