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级生物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卷(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卷(卡)。第Ⅰ卷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20每题2分,2125每题3分,共55分)1.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B.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C.孟德尔的测交结果检验了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D.F1杂合子的等位基因在个体中表达的机会相等2.右图表示孟德尔所做的两个纯合豌豆亲本的遗传实验,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状态下豌豆均为纯种B.父本是矮茎,母本是高茎C.去雄后要立即进行授粉D.子一代没有发生性状分离3下列有关孟德尔对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正确运用统计方法,孟德尔发现在不同性状杂交实验中,F2的分离比具有相同的规律B根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l:1C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之一: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D假说能解释F2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4对如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⑨,无细胞壁,所以可以断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B.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即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⑤和⑥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8个DNA分子C.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③,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②相连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5.人们在野兔中发现了一种使毛色为褐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如果褐色的雌兔(染色体组成为XO)与正常灰色(t)雄兔交配,预期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A.34与1∶1B.23与2∶1C.12与1∶2D.13与1∶16.已知某植物花瓣的形态和颜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A、Aa、aa分别控制大花瓣、小花瓣、无花瓣;BB和Bb控制红色,bb控制白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1
fABCD
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6种表现型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色大花瓣植株占316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稳定遗传的后代有4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红色大花瓣与白色无花瓣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白色小花瓣的概率为50
32
7.噬藻体是一种感染蓝藻的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