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作现场的设置和取料箱也以红黄绿作为禁止废品、缓行待处理、放行合格的标记,对于一个基本岗位工作基本情况的考核,没有大段文字的审核报告,有的只是简单色块表示:红色代表低于要求,提出警告;黄色代表有待改进,找出对策;绿色代表达到要求,可以放行。简单明了色块的通过视觉可以刺激人对颜色最本能的反映,而最本能的反映则是最有效的。人人有责:制造质量在GMS系统了有一条颇为奇怪的原则: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这条原则似乎有悖于常规的质量检验原则,实际上,在仔细研究了整个产品的生产流程之后,发现这是一条
f真理。他的本质在于把质量观念置于整个产品生产制造环节,而非仅仅是最后的一道检验的环节,他的意义在于不同环节、不同流程阶段的工位心中都要树立质量的观念基础是要有质量的标准化,每发现一处缺陷都把他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是一个主动,体现预防的概念,而非仅仅在最后一道检验的环节被动的接受,而此时若有失误,已经酿成,再来改进大事已晚。这只是一个理念,并不意味着真的没有质量检验关。实际上,在总装线上一辆车装配完成,经过规定检验合格报交后,仍旧需要送到封闭的更加严格检验部门进行诸如耐久性、淋雨实验等。在整个质量环节仍旧有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不接受缺陷、不制造缺陷、不传递缺陷”,这条原则实际上就是把每一个工位,无论是上一道工序还是下一道工序都首先看作彼此的“客户”,本岗位、本客户不接受上一道工序传来的缺陷,同时自己也不能产生失误和差错,如果产生失误和差错,下一个工位或者说客户有权拒绝接受,三条原则对每一工序和岗位都适用。这三条原则在实际的工作流程中有着广泛的适用,记者在装配线的某一个工位实习的时,故意少拧一道螺丝,果然,在流水线传将缺陷产品送到为计算生产节拍而划定的黄线时,红灯闪烁,警笛长鸣,整个生产线停止,直到补上那道螺丝,问题解除,生产线才重新恢复运转;还有如果某个工位的工人有自身无法解决问题,可以拉绳或者按灯,此时,音乐声响起,立刻就会有小组长或者工段长上来帮助解决,拉绳和按灯则是典型地丰田生产方式。这条原则是希望每个工位都能树立质量观念,但作为人百密一疏是常有的事,靠精密的流水线自动检测,加上拉绳、按灯,则将失误降低到最小,而精密的流水线自检则依赖于发达而先进的IT系统的支撑。这还不够,还要进行质量体系的同步规划和设计以及质量工具的运用,质量体系的同步规划是指在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