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谈小学生品德内化的有效途径【摘要】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接受外部影响并经过主体内化过程才形成的,在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开辟学生道德实践的天地,以辩论、欣赏、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形式创设课堂情景,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品德内化。【关键词】品德内化途径【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b)016001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接受外部影响并经过主体内化过程才形成的。所谓内化,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儿童将外部的社会需求转化为个体内部的需要,并通过个体在行为活动交往中表现出来的一个复杂的长久动态发展过程。但是,思想品德的内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由外至内的灌输过程,不是一般的通过讲解所能解决的。笔者以为,思想品德的内化过程应该通过课堂教学的以下环节来实现:1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习热情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体念,是上好《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社会》课的关键。11辩论激情道德思想教学应以思想品德的知识要点为切入点,指导学生就
f课文中的知识要点进行深入讨论,在辩论中激发学生的感情,帮助学生分清是非,形成正确的思品认知情感,并萌动思品创新。其基本的过程为激趣感知辩论明理。
如学习《孝心献老人》一课,一学生发问:“如果遇到一个正在欺负小孩的老头时,要不要尊敬他?”面对这个问题,我没有正面回答,而让学生展开辩论。在辩论中,学生逐渐弄清了尊敬老人与对待老人群体中个别有悖社会法纪、道德者的关系。辩论激起了学生的情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深化了课文的知识点,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欣赏激情品德与生活课本当中有许多先进的人和事,这就为思想品德教学运用欣赏激情的方法提供了条件。这种方法以教材中先进的人事为切入点,运用一些多媒体的手段,引导学生领会知识要点,激发学生学习先进人事的情感。如教学《我爱秋天》一课,我运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欣赏。先让学生欣赏在秋天里发生的故事,然后欣赏几幅秋天的图片,感受秋天带给人们的美妙的感受。最后,让学生观看果实与物品的生产过程,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激起起学生在感情上的强烈共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