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岩石有机质大部分的干酪根中的碳,也包括可溶有机
第1页
f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质中的碳,但不包括已经从源岩中所排出的油气中的碳和虽然仍残留于岩石中,但分子量较小、因而挥发性较强的轻质油和天然气中的有机碳。因此,所测得的有机碳只能是残余有机碳。112氯仿沥青“A”(%)和总烃(HC,ppm)
氯仿沥青“A”是指用氯仿从沉积岩(物)中溶解(抽提)出来的有机质。它反映的是沉积岩中可溶有机质的含量,通常用占岩石重量的%来表示。严格地讲,它作为生烃(取决于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和排烃作用的综合结果,只能反映源岩中残余可溶有机质的丰度而不能反映总有机质的丰度。氯仿沥青中饱和烃和芳香烃之和称为总烃。通常用占岩石重量的百万分(ppm)做单位。显然,它反映的是源岩中烃类的丰度而不是总有机质的丰度。但在其它条件相近的前提下,二指标的值越高,所指示的有机质的丰度越高。因此,它们也常常被用作烃源岩评价时的丰度指标。不过,显而易见,这两项指标均无法反映源岩的生气能力。同时,在高过成熟阶段,由于液态产物裂解为气态产物,它也难以指示高过成熟源岩的生油能力。还有必要指出的是,由于氯仿抽提及饱和烃、芳烃分离时的恒重过程,C14-的烃类基本损失殆尽,两项指标实际上也未能反映源岩中的全部残油和残烃。也有学者认为(庞雄奇等,1993,1995),从本质上看,氯仿沥青“A”和总烃是一个残油、残烃量的指标,因此,其值高,可能不一定表明生烃条件好,反而可能指示源岩的排烃条件不好,即指示这类源岩对成藏的贡献可能有限。113生烃势(S1+S2,mgHCg岩石)
对岩石用RockEval热解仪(第三章)分析得到的S1被称为残留烃,相当于岩石中已由有机质生成但尚未排出的残留烃(或称之为游离烃或热解烃),内涵上与氯仿沥青“A”和总烃有重叠,但比较富含轻质组分而贫重质组分。分析所得的S2为裂解烃,本质上是岩石中能够生烃但尚未生烃的有机质,对应着不溶有机质中的可产烃部分。所以(S1+S2)被称为“Ge
eticpote
tial”Tissot等,1978。中文一般将它译为“生烃潜力”或者“生烃潜量”。考虑到“潜力”含有“能够但尚未实现的”意义,即从字面上理解,更容易将它与S2相联系,因此本书建议将“Ge
eticpote
tial”译为生烃势。黄第藩等(1984)也曾在著名的“陆相有机质的演化和成烃机理”一书中将(S1+S2)称为生油势。它包括源岩中已经生成的和潜在能生成的烃量之和,但不包括生成后已从源岩中排出的部分。可见,在其它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