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不良行为矫正案例
拒绝上课玩手机
摘要上课玩手机逐渐成为大学课堂的普遍现象,使得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降低,学习效率也显著下降,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本案例通过对Z同学上课玩手机行为的矫正,不断提高该同学的自制力和学习效率,帮助其成长和提高,也为众多的课堂玩手机者提供一个较好的矫正参考。关键字:课堂玩手机控制矫正
一、案例介绍
主诉:Z是某师范院校一名大三学生。Z喜欢玩手机,而且是特定在上课的时间玩手机。由于玩手机,Z的成绩直线下滑。Z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但是自己又改正不了,很是苦恼。
个人陈述:大一的时候刚进学校,感觉什么都很不适应。特别是上课的教学与中学的时候很不一样。我适应不了,很是焦躁。一次上课的时候,拿出手机,随便点开一个软件来玩,感觉玩手机的时候心情放松,课堂氛围也不再那样令人难受。好像上课玩手机可以减轻课业压力。后来只要是上课,我都会拿出手机来玩。如果不玩手机,我就觉得好像心里有什么堵着,很不安。拿出手机,就算是不玩游戏,不进入网页,只是看看时间我都会轻松不少。后来一次期末考试,我考得很差,同学说我是上课一直玩手机影响了我的成绩。我自己也明白其中的原因,想要改正,但是一到上课时间我总会不由自主的拿起手机。下课的时候我又会收起手机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样让我的学习效率很差,考试也只能勉强及格。我试图想要改正这个不良行为,但是最多能坚持2节课。
二、矫正目标
此次矫正行为持续时间暂定位2个月,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了解Z的不良行为以及行为的具体情况,并和Z一起制定矫正计划,由室友(两人形影不离)X进行监督并提醒Z。此阶段的目标是使Z的问题行为明显减少,玩手机时间降低为每节课10分钟内,一天不超过一个小时。第二阶段查看Z的计划实行情况,将Z上课玩手机的时间降低到每天上课时间10分钟以内不玩手机并针对矫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起寻找解决办法。第三阶段是将Z的目标行为调整为每天课堂上手机关机,放在书包之内。第四次是追踪,并适时进行支持性厌恶治疗,以维持不良强化物的最低厌恶值,并最终确定有没有必要进行支持性治疗。
三、问题行为评估
1、行为描述:总是在上课时间就玩手机,玩手机可以放松心情,但是学习成绩却越来越差,并且沉迷于玩手机而不能自拔。
f2、引入厌恶刺激:用橡皮圈自弹手腕至疼痛,每当当事人拿出手机玩耍便自己弹橡皮圈至疼痛,以至于能够专心上课。
3、选择奖惩物:Z喜欢收集明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