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镀液温度有利于生成较大的晶粒,镀层的硬度、内应力、脆性、抗拉强度降低。温度提高,能提高阴极和阳极电流效率,消除阳极钝化,增加盐的溶解度和溶液导电能力,降低浓差极化和电化学极化。但温度太高,结晶生长的速度超过了形成结晶活性的生长点,形成粗晶和空隙较多的镀层。③搅拌:有利于减少浓差极化,得到致密的镀层,减少氢脆。此外,pH值、冲击电流、换向电流等对镀层亦有影响。⑶阳极:阳极对镀层质量有影响,阳极氧化一般经历三个步骤:
①活化区:金属溶解区;②钝化区:表面生成钝化膜;③过钝化区:表面产生高价离子或析出氧气。阳极的选择应与阴极沉积物种相同,镀液中的电解质应选择不使阳极发生钝化的物质,电镀过程中调节电流密度保持阳极在活化区域。某些电极(如Cr)发生剧烈钝化,则选用惰性阳极。
5、电镀生产工艺答:电镀生产工艺流程:镀前处理、电镀、镀后处理。⑴镀前处理:获得良好镀层的前提,包括机械加工、酸洗、除油等步骤。⑵电镀:(书139页表43)镀件经过镀前处理,进入电镀工序。必须注意电镀液的配方、电流密度的选择、温度、pH等的调节。单盐电解液适用于形状简单、外观要求不高的镀层,络盐电解液分散能力高,电镀时电流密度和效率低,适用于表面形状复杂的镀层。⑶镀后处理:电镀后镀件表面吸附有镀液,不经过处理可能腐蚀镀层。水洗、烘干是最简单的镀后处理。还可进行一些特殊处理,如钝化处理、放变色处理等。6、金属阳极氧化原理答:以金属作为阳极,根据电解条件的不同,可经历下列几个过程:⑴金属的阳极溶解,如Fe→Fe22e⑵阳极表面形成极薄的钝化膜。⑶阳极表面形成钝化膜的同时,伴随着膜的溶解,金属以高价离子形式转入溶液中。同时,如果达到氧的析出电势,阳极析出氧气。
第五章10
1、试述电解合成法的优缺点。
f电解合成法的优点:1许多用化学合成法不能生产的物质,往往可用电解合成法生产2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3易控制反应的方向4环境污染少,产品经济电化学合成的不足:1消耗大量的电能;2占用厂房面积大3结构复杂4电极易受污染,活性不易维护,阳极尤易受到腐蚀损耗2电流效率ηI:是制取一定物质的量所必须的理论消耗电量Q与实际消耗电量Qr的比值:ηI(QQr)×100%η
I
电能效率ηE:是为获得一定量产品,根据热力学计算所需的理论能耗与实际能耗之比。槽电压:要使电路通过电解槽,外电源必须对电解槽两极施加一定的电压,这就是槽电压V。电压效率:ηEWW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