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个射线源,常规检查或非心脏冠状动脉检查时使用一个射线源,与原有的64层CT作用相似。K3L影像园-共享放射医学资源2.双源CT的原理2只球管在X-Y平面上间隔900,各有40排探测器的2个探测器组分别固定于对侧,其中1个为约600弧度及50cm扫描直径的主探测器组,另1个为约320弧度及26cm扫描直径的辅助探测器组。2个探测器组均采用不对称模式,即中间是准直为06mm的32排宽度的探测器,而两边各有4排宽度为12mm准直的探测器,避免X射线锥形束在探测器组Z轴方向的非平行化加重,使部分X射线被准直器阻挡而产生探测误差。超薄层扫描时只使用中间的32排探测器组,实际组合为06mm32,其纵向覆盖的等中心宽度为192mm(3206mm),每周期扫描可以出32幅06mm层厚的CT图像;当扫描层厚≥12mm时,实际组合为12mm243221616824,此时两边准直宽度为12mm的2组4排探测器也使用,其纵向覆盖的等中心宽度为288mm(12mm24)。扫描时由于采用Z轴飞焦点技术,个连续以06mm准直宽度获取的32层采集数据可组合成等中心取样厚度为03mm的264层投影,因此,每周期扫描每个探测器组可获得层厚为06mm的重叠64层图像。
使用该设备进行定位像扫描只使用1套主DAS(单源),而轴位像扫描通常采用2种模式。1种在机架旋转扫描过程中只使用1套主DAS(单源),其工作原理与单源64层CT基本一致。此时主球管产生X射线由对侧主探测器组接收经过相应后处理1次扫描产生64层CT图像。要获得1幅完整的CT图像,主球管及主探测器组至少旋转1800(1个采集周期)才能获得足够数据重建图像,而要得到心脏最佳图像则需小于100ms的时间分辨率1800采集即机架转速必须达到每周02s此时离心力达75G,对于目前制造工艺很难达到。目前通过采用附加静音处理的磁悬浮技术所能达到的极限转速为3周s,即旋转1周约033s(1s3周),可获最高167ms1000ms32的时间分辨率,当该时间分辨率对于心血管检查不够快时,还可采用多扇区采集重建技术,由ECG心电门控控制在心动周期同1时相分别连续进行多扇区数据采集并图像重建来提高时间分辨率理论上讲扇区分得越多时间分辨率越高
f但由于不同心动周期相同固定时相心脏状态的不一致性、ECG门控技术对于心律不齐患者的局限性及扫描时间延长对患者屏气要求增高,可能在图像重建时出现数据整合错位,降低心跳时相定位可信度,并且X射线剂量由于扫描时间延长而增大,更何况该技术的应用对图像质量的改善也仍不明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