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有些企业没有设置相关的监督机构,或者有些企业虽有相关的机构但未能充分履行对公司的内部控制监督职能,检查监督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重大缺陷或重大风险。无数的实践证
f明,没有有效监督,企业就不可能有实质上完整、先进的内控制度,内部监督缺乏力度直接影响统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提高统计信息质量(一)营造合理有效的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其他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是所有控制方式与方法赖以存在与运行的环境,它的设计与运作,不仅对企业整体目标而且对整个内部控制其他组成要素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企业应从以下方面构建合理有效的内部环境:1、建立诚信与道德的价值观;2、优化组织结构,完善的统计组织结构有利于充分发挥各个管理层在统计工作中的作用,使统计数据的质量得到保证;3、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在企业统计工作流程的中首先应开展工作岗位分析,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奠定基础;其次要通过有效的培训,培养、造就优秀的统计人才;再者建立实施科学考评基础之上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打造团结向上、奋发有为的统计团队。(二)健全全面的风险评估体系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和评价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并采取应对措施的过程。企业应建立全面的风险评估体系。企业根据工作需要需定期组织统计数据的质量检查。在检查中采用科学的方法定性或定量的对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统计目标、企业风险偏好和风险可接受程度、风险发生的原因和风险重要性水平,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风险应对策略把风险降低到最低的水平。
f(三)严把关键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帮助管理人员确保其指令能被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它贯穿于企业所有阶层和职能部门。高质量的统计信息需要完善的控制活动来保证。1、职责分工控制。职责分工控制要求根据企业目标和职能任务,按照科学、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置部门和工作岗位,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便于考核、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2、授权控制。授权批准控制,在企业统计工作流程中应要求在各级统计数据上报中,统计数据需经本单位统计负责人审核,并由单位盖章、单位负责人和制表人签字(盖章)。授权活动可以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的责任,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四)严格执行内部监督机制内部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