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微博问政与创新社会管理
摘要:在2010年中国网络发展进程中,微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
一笔,为这一年深深烙下了“微博元年”的印记。论文目的:探讨
微博问政的新思路,总结和推广地方政府、个人微博问政的新经验,
提升政府相关领导微博问政的能力。
关键词:微博;微博问政;创新社会管理
中图分类号:f49;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1828x(2012)08001
据统计,截止到2011年年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已突破3亿。
微博凭借140个字的表达空间和裂变式的传播特性,搅得互联网风
生水起,又因其有着极强的现实指向性和干预性,对创新社会管理
带来了更大的契机。
一、微博:一种新的传播形态
“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gi
g,是基于有线和无线互联网
终端发布精短信息供其他网友共享的即时信息网络,由于用户每次
用户更新的信息通常限定于140个字符以内,故此得名。”①
一微博是基于人际传播的大众传播
人际传播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信息互动过程,是人际关系得
以建立、维持和发展的润滑剂。微博借助一定的传播媒介进行信息
传播,比起传统的传播媒介,如写信、打电话、发传真等,有着无
可比拟的优越性。微博不但使这种深层传播处于“熟人圈”中,还
f建立了新的“人际圈”,信息交流性强,信息反馈直接快速、及时、集中。
二微博问政的比较优势1碎片化。用户每次发布的内容不得超过140个字,它是一种即时的、随时随地的传播方式,具有随意性和不确定性。2互动性强。在微博上可以转载、评论,用户之间的交流十分活跃,微博多以一个人为中心进行传播,最初的传播是以个人对个人的单一传播,在有共同关注的话题和事件时形成“圈子”,从而发展成群体传播。二、热点事件是怎样形成的一微博打破“沉默的螺旋”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伊尔纽曼曾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而微博140字的写作方式激发个人的表达欲,人人都有麦克风,让“沉默的大多数”不再沉默。另外,微博上大量集中式的发言、讨论使“热点话题”成为关注热点,媒体依据社会热点报道信息,由此,网民关注的热点话题便迅速具有公共意义,网民也成为议程设置的新主体。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的重要社会功能和效果之一,美国传播学家马尔科姆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认为,大众媒介或许无法指示我们怎样去思想,但它却可以决定我们看些什么、想些什么,什么问题是最重要的。②
f2011年被称为“微博问政史上的里程碑微博打拐事件,起初就是由于建嵘的一条微博倡议开始,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