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1.为预防骨质疏松,应给人体补充的元素是()A.碘B.铁C.钙D.锌解析:A、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故A错误;B、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故B错误;C、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故C正确;D、人体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D错误;故答案为:C2.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水结成冰B.蜡烛燃烧C.玻璃破碎D.衣服晒干解析:A、水结成冰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玻璃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衣服晾干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3.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
量取液体加热液体滴加液体点酒精灯解析:A、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读数时应眼睛平视,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正确;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防止试管脱落;故B错误;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里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能伸入试管内;故C错误;D、由于酒精具有挥发性,用燃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时,可能会引起火灾;故D错误;故答案为A4.蔬菜、水果中大多含有维生素C(C6H8O6).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属于有机物B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1个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解析:A、维生素C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维生素C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2×672,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88,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6×696,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大,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C、维生素C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D、1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f5.下列实验方法中可行的是(A用活性炭软化硬水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
C用石蕊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D用点燃闻气味的方法区别棉线和羊毛线解析: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不能降低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不能软化硬水,故选项实验方法中不可行.B、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