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3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10
3建立良好教养方式的策略1131加强对幼儿心理素质的养成教育1132提倡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1133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11
结论13参考文献14
f前言
托尔斯泰曾说过:“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干的事,关键是怎样教育孩子。”孩子最初的感触都来自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第一任“老师”的教育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在亲情的关系下,家庭的教育有其他教育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容置疑的。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它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孩子有着不同深度的影响,会造成孩子在心理、社会化、人格、个性各个方面不同深度的变化。
1
f1父母教养方式分类及其影响因素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方式。良好的教养方式能促进幼儿身体的成长、心理的发展,反之亦然。而父母的教养方式受幼儿自身,父母受教育程度,道德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11父母教养方式的分类
一般来说,可以把父母教养方式归纳为两个维度:其一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情感态度,即接受拒绝维度;其二是父母对孩子有要求和控制程度,即控制容许维度。在情感维度的接受端,家长以积极肯定、耐心的态度对待孩子,尽可能满足孩子的各项要求;在情感的拒绝端,家长常以排斥的态度对待孩子,对他们不闻不问。在要求与控制维度的控制端,家长为孩子制订了较高的标准,并要求他们努力达到这些要求;在要求与控制维度的容许端,家长宽容放任对孩子缺乏管教。根据这两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四种教养方式:权威型、专断型、放纵型和忽视型。
111权威型
在多数情况下,权威型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这是一种理性且民主的教养方式。权威型的父母认为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应该有权威。但这种权威来自父母对孩子的理解与尊重,来自他们与孩子的经常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