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论政治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作者:杨延圣邢乐勤来源:《理论导刊》2019年第03期
摘要: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政治信仰作为人们对政治最终价值目标及其实现方案的信奉和认同,在信仰体系中处于最高位置,它影响和制约着宗教信仰。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必须发挥政治信仰对宗教信仰的引领作用。要以公民身份认同作为切入点,在强化信教群众政治国家认同上着力以文化认同作为基础,在加深信教群众政治文化认同上着力以民生获得感为重点,在满足信教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上着力以目标认同作为导向,在引领信教群众政治实践上着力。
关键词:政治信仰宗教信仰文化认同信教群众
中图分类号:B8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9)03000406
信仰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按照辞海中对信仰的释义,即“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和指南”。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都属于人类信仰的重要形式。在当代中国语境下,政治信仰的核心为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现为民众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2015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笔者认为,总书记在这里讲的“人民有信仰”中的信仰既包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也包括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其实质是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核心的政治信仰。而宗教信仰则是指对某一种宗教的信仰,表现为民众对某一宗教的教理教义内容的信奉并将其作为规范和指导自己行为的准则。近年来,我国社会出现了宗教信仰升温现象,甚至于一些西方敌对势力趁机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一元指导地位,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与此同时,一些党员干部在宗教信仰问题上存在认识的偏差,特别是一些民族地区的部分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和“明里是党员,暗里还有某种宗教身份”的现象较为突出。在学术界,有学者提出“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信仰属于私人生活领域,国家没有必要进行干涉”,甚至还有部分学者发出了“应该允许宗教中的进步分子入党和共产党员可以信教”的错误论调。这种“宗教信仰升温,政治信仰弱化”局面的出现,既有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也与我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