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然率”的存在使货币政策的作“自然率假说”从理论上论述了政策用只有在造成非预期的通货膨胀时才能奏效。作用的有限性,为理性预期学说确立了重要的理论前提。
2
f第一篇国家干预主义思潮下的各流派
第一章凯恩斯的经济学一、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命题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体系要点包括:1、萨伊定律集中体现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凯恩斯概括为“供给总是能够创造自己的需求”的原理和教条。2、市场具有自动调节经济并使其趋向或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和功能3、利息率是货币市场的调节手段。(货币市场的均衡)4、工资是调节劳动力市场的有效机制。(劳动市场的均衡)5、货币对于实际经济活动完全不起作用。(货币中性)货币只会影响价格水平等名义变量,而不会影响社会的实际就业量和产量。
注:这种观点就是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二分法:古典二分法是古典经济学家把经济分为两个互不相关部分的研究方法。当时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分为实际经济与货币,相应地经济学分为经济理论和货币理论。经济理论研究实际经济中产量的决定,与货币无关。货币理论说明物价水平的决定,即我们所公认的货币数量论。宏观经济学中认为是名义变量和真实变量的理论区分。货币数量论的核心思想: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商品价格水平涨落与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的高低与货币数量的多少成反比。
6、政府应对社会经济活动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货币供给例外),不加以干预。二、“凯恩斯革命”的背景和动机1、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各国出现经济大萧条,主要特征就是投资崩溃,生产和产值大幅下跌,失业急剧增加。
3
f2、1917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后,经过几年努力,国家秩序和经济迅速好转,影响力加大。3、严格意义上,主张国家干预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要求,已形成一定气候,只不过没有形成普遍认可的系统的理论和政策。三、“凯恩斯革命”的主要内容1、理论上:反对萨伊定律,强调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提出三大心里规律(消费倾向规律,流动偏好规律和资本边际效率规律),有效需求不足导致较大规模失业和生产过剩,市场自动调节机制无法发挥出有效作用。
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指人们的消费虽然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所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少,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由人类的天性所决定的。由于这一规律的作用,出现消费不足。
流动偏好规律是指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高但不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