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制造2025”对策
作者:叶立生吴加恩来源:《职教论坛》2017年第32期
摘要:2015年国家颁布实施了《中国制造2025》,全面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实现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高等职业教育需要紧跟时代潮流,承担起技术技能积累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使命担当,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高等职业教育;对策
作者简介:叶立生(1961),男,江苏泰兴人,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吴加恩(1984),男,江苏淮安人,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7)32008304
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工业是立国之本。纵观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强国兴衰史不难发现,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强盛。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世界新一轮产业和技术革命,审视制造业发展新格局和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推进制造强国战略,颁布实施了《中国制造2025》。高等职业教育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加快培养胜任现代制造业岗位,身怀绝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用“扛鼎之腕”支撑起“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目标。
一、“中国制造2025”概述
(一)背景
1从国内看,经济发展新常态对产业发展提出新要求。经过几十年的飞速发展,我国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体系完善的制造业格局,制造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2010年起,我国制造业产出世界占比开始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并连续问鼎,当前的规模占到整个世界制造业总量的20左右,“Madei
Chi
a”已遍布世界。在国人倍感自豪的同时,制造业面临愈发严重愈加严峻的形势,制造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我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不高。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离不开独立自主和强大的制造业,大而不强成为我国制造业的痛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自主创新不强,我国核心和关键技术对外依赖度为50~60,而制造业强国的依赖度为30左右;其二质量问题比较突出,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率高达10,这两年,日本马桶盖的疯狂抢购、圆珠笔芯不能自主生产等一桩桩热点事件接连刺痛着国人的神经;其三位于价值链低端,附加值低,创新能力不强,品牌影响力不足。中国的制造企业有很多处于制造产业链的组装和低端生产环节,众多产业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信息化、自动化水平低。不少产业规模很大,不少都是世界第一,占世界比重的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