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的建设来说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与此同时信用体系建设的速度仍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充斥市场、价格欺诈、中介组
1
f织违反独立、公正的职业道德的现象层出不穷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加大了交易成本降低了商业竞争力、办事效率直接影响到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信用立法滞后失信惩罚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具有完备的法律法规是社会信用体系完善的重要表现。我国现行法律中只有《民法通则》《反不正当竞争法》《担保法》《票据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规定了关于信用的一些原则性条款《刑法》中对欺诈等行为也有相应的惩罚规定。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相对完整、系统的规范信用活动的专门法律。虽然在一些法律法规中也有关于信用的规定但受传统意识的影响这些规定还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不能对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在一些失信和诈骗案件的审理中还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倾向。这些都非常不利于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形成和维系。因此要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首先就必须要完善立法以法律作为保障。二社会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发展滞后信用征集、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担保、信用咨询等信用中介机构的完善与否关系着信用制度能否真正建立。目前我国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用国家信用代替了各类信用关系缺乏维系社会经济生活正常运转的奖惩机制使得信用机构少市场规模小、经营分散、行业整体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基本处于无序状态。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而科学的信用调查和评价体系导致了企业的信用状况得不到科学、合理地评估。三缺乏信用教育和信用研究目前我国信用管理教育还很落后国内几乎没有一所专门的信用管理学院甚至没有信用管理课程没有一所院校开展系统的信用管理职业人员从业资格教育工作。我国的信用管理教育还很落后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造成了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信用的道德层面的含义很少去从教育和经济层面系统地思考信用问题严重阻碍了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质性进展。四信用信息开放程度低社会信用记录集中于政府部门政府及其下属的事业单位负责信用记录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等工作全社会信用记录的市场开放程度低征信企业缺乏向企业和个人正常获取和检索信用信息的途径。三、基于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