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威廉一世统计的英格兰村民平均数,具体真切地印证了“邓巴数”的数值,使说明更有说服力。14.答:人的新大脑皮质的大小。15.答:通过具体事例,引起读者的关注、讨论;引出本文“行善需要技巧”的论点;充当论据,从反面角度论证论点。16.答:因为一次没有技巧的行善,几乎等同于一次伤害(1分);行善如果没有技巧,会打开一个生活贫困之中孩子的享乐之门(1分),会让孩子不仅不能感到快乐,反而会觉得世界不公平,使他们内心更加痛苦(1分);而有技巧的行善可以帮他们靠自己的能力创造美好的生活(1分)。17.答:(1)补写内容:我想让他感觉到,我们这是互相帮助,不是对他施舍。(2分)(2)理由:“爸爸”资助老张家孩子上学然后收老张家东西,表明行善要有技巧,不能出自于“恩赐、怜悯”,更不是施舍(1分),要在人格上尊重别人,真正的善该是“平等、互助、友爱、共享”的(1分)。18邀她到河边与她玩赛船游戏给她送旱獭肉19B20(1)答: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节;营造出春意融融的意境;衬托了查玛的美,为下文写“我“对查玛的喜欢并讨她欢心作铺垫;(2)内容上:写出了查玛喜欢吃旱獭肉,“我”因旱獭肉之少而不能让查玛多吃一点的惋惜、遗憾的心理,从而表现了“我”对查玛的喜欢;
结构上:开启下文,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写“我”去猎旱獭交代原因,也为开枪打伤牛犊、进而查玛不再理“我”埋下伏笔。
f21.答:(1)本文中“我”用烙饼喂牛犊,开枪伤牛犊,最后为牛犊包扎伤口,随着我对牛犊的态度的改变,可以体现“我”17岁懵懂的心路成长历程,表现“我”如初生之犊般的单纯、鲁莽与冲动;最后为牛犊包扎伤口,可见其自责愧悔之情,表现其心地善良。(2)《安恩与奶牛》中安恩带奶牛到集市却不愿卖掉它,只是为了让村庄里惟一的奶牛跟同类相聚一番,让它“散散心”,可见安恩将奶牛视为同等的生命,重视动物生命的情感需求。借助安恩对奶牛的态度,塑造了她是个有慈爱之心的淳朴的老妇人形象。三、作文(60分)22“我从终点出发”
点评:这是一个蕴含哲理的命题,“终点”即是“起点”,我们也可以理解为“终结”亦是“新生”,学生在审题时要深清关键词“终点”,它既可以是体育课上长跑的终点,也可以是初中即将毕业的“终点”出发走向高中的“起点”,甚至是人、物的终结,要写出新意来,最好避免第三种情况。所写材料一定要注意与题目的关系,避免离题。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