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考虑偶然偏心。位移比不超过12时,则考虑偶然偏心,不考虑双向地震作用例:一31层框支结构,考虑双向水平地震力作用时,其计算剪重比增量平均为1235;规则框架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时,角柱配筋增大10左右,其他柱变化不大;对于不规则框架,角、中、边柱配筋考虑双向地震后均有明显的增大;通过双向地震力、柱按单偏压计算和双向地震力、双偏压计算比较可知,后者计算柱的配筋较前者有明显的增大。建议:若同时勾选双向地震力、柱双向配筋,程序自动取二者之间的大值,而不是二者的叠加。3.设计地震分组、设防烈度、场地类别,按规范及地质报告。4.框架、剪力墙抗震等级:
f5.考虑偶然偏心及双向地震作用:计算单向地震力,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5的偶然偏心,是从施工角度考虑的。计算考虑偶然偏心,使构件的内力增大510,使构件的位移有显著的增大,平均为1847。注:对于不规则的结构,应采用双向地震作用,并注意不要与“偶然偏心”同时作用。“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力”应是两者取其一,不要都选。建议的选用方法:当为多层(≤8层,≤30m),考虑扭转耦联与非扭转耦联均可;当为一般高层,可选用耦联偶然偏心;当为不规则高层、满足抗规2条以上不规则性时,或在刚性板假定下,位移比大于12,考虑双向地震作用。6.计算振型个数:
f按侧刚计算时:单塔楼考虑耦联时应大于等于9;复杂结构应大于等于15;N个塔楼时,振型个数应大于等于N×9。(注意各振型的贡献由于扭转分量的影响而不服从随频率增加面递减的规律)一般较规则的单塔楼结构不考虑耦联时取振型数大于等于3就可,顶部有小塔楼时就大于等于6。按总刚计算时;采用的振型数不宜小于按铡刚计算的二倍,存在长梁或跨层柱时应注意低阶振型可能是局部振型,其阶数低,但对地震作用的贡献却较小。规范要求,地震作用有效质量系数要大于等于09;基底的地震剪力误差已很小,可认为取的振型数已满足。7.活荷质量折减系数:取05。8.周期折减系数:周期折减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考虑非承重填充砖墙刚度对结构自振周期的影响。因为周期小的结构,其刚度较大,相应吸收的地震力也较大。若不做周期折减,则结构偏于不安全。根据《高规》3317条规定,当非承重墙体为实心砖墙时,ψT可按下列规定取值:框架结构0607;框架-剪力墙结构0708;剪力墙结构0910。实际取值时可根据填充墙的数量和刚度大小来取上限或下限。当非承重墙体为空心砖或砌块时,ψT可按下列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