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
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应用能力,充分发挥创意。此外,这个过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综合性平台是目前高校众创空间创新实验室建设的成熟模式。
众创空间创新实验室具备了如下属性:一要摆脱只靠听和看的学习方式,真正动手去做一些东西。并且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做”上,而不是“准备去做”上,就是说,那些工具、门槛都可以不必太在意,要在意的是“想法本身”;二是创新应该有一个固定的空间。不仅应当具备开源硬件、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等设备,还要有学习者可以合作和分享创新成果的位置和平台。因为创意和创新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总是需要多次交流、思考、探索和完善。只有营造出这种群体创新空间,塑造起创客文化,才能形成培育创客的氛围,才能增强学习者们的信心。我们相信,通过众创空间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和推广,未来的高校学生实践场景就是:一个学生主动对一个内容感兴趣,他可以在众创空间创新实验室里,通过我们提供的案例作品和案例教材,在收集资料、查找文献,通过我们的在线社区找到行业的大牛和志趣相投的合作伙伴,通过跨界交流,集体学习和制作,借助我们提供的在线元器件电子商城完成产品原型的实现,并上传至我们构建的全国高校众创空间创新项目展示平台,参加全国、全球范围
2
f高校创新实验室规划建设方案V30内的创客作品展和邀请赛,让自己未来就业能够更好地储备或者让投资方发现商业价值实现创业!13建设目标
创客(包括目前我国政府提出的众创空间)在本质上都应在更深程度上强化工程思维的运用,并培养一种长效机制,为科技创新和制造业服务。
一个开放式的空间内,在导师的指引下,依靠CAD设计软件、开源硬件、激光切割机和3D打印机等,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设计,并分享成果。更高层次的创新者,可以使用数字桌面工具设计新产品并制作出模型样品;在开源社区中分享设计成果、进行合作,甚至进行小众定制或批量量产等等。
数字化学习的背景下,新技术的应用对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手段带来了极大冲击,未来教育与技术的融合必将越来越紧密。群体创新空间是一种以原材料为出发点的课程方案,它积极探索教育环境和教育技术上的变革,在学习空间的布局上进行灵活设计,在技术应用上突出开放性、智能性和集成化,更加全面、更加有内涵,为学生提供创意和创新的、面向体验的、智慧的学习环境,符合创客培育的基本要求,是中国个体创新,推动全民创造,
培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