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心理学实验报告样本:
平均差误法测量长度差别阈限
摘要本实验的目的是运用平均差误法测量大学本科学生的差别阈限,学习如何用平均差误法测量差别阈限。实验器材为长度估计测量器。本实验的被试为某大学本科学生两名,20岁,女生。实验结果表明,两被试长度差别阈限分别为238毫米和350毫米。对两个被试的平均误的差别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差异不显著。实验结论:平均差误法可以用来估计差别阈限,平均误这个指标基本灵敏。关键词1.引言平均差误法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有三个特点。1在测定差别阚限时所呈现的变异刺激,如光的明暗、声音的强弱高低、线条的长短等,是连续变化的,不像最小变化法那样是以等距离、间断变化的,也不像恒定刺激法那样是几个固定刺激按随机的顺序呈现的。2平均差误法的变异刺激大都是由被试操作或调整而产生的连续的量的变化。由于这个特点,这个方法又叫调整法。由于被试参与操作,也容易产生动作误差。例如,从小于标准刺激调整到与标准刺激相等,和从大干标准刺激调整到与标准刺激相等,其结果就可能不同。3被试调整得到在感觉上相等的两个刺激值,其物理强度之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即平均误差,AE,就是所求的阈限值。其计算公式如下:大学生平均差误法长度差别阈限
AE∑XS
式中,X每次测定所得数据;S标准刺激;
测定总次数。平均差误法就是因此而得名的。用这个方法测得的闽限值比用其他两种方法测得的要小一些,因为其差别阈限处于上下限之间的主观相等地带之内,而绝对阈限则为50%次感觉到的强度。由于平均差误法获得数据的标准和计算的方法与其他方法不同,它所测得的结果可以说只是一个阈限的近似值。因此,用此法测得的阈限不能直接与用其他方法测得的阈限进行比较。本实验通过长度差别阈限的测定,学习如何用平均差误法测量差别阈限。
2.方法
2.1被试本实验的被试为某大学本科学生两名,20岁,女生。2.2仪器长度估计测量器。2.3程序1用长度估计测量器呈现白背景上的黑色线条,线条分左右两半。两半分别用活动套子盖住,背面有以毫米为单位的刻度。主试移动一个套子使该边的直线露出10厘米作为标准刺激。又用同法使另一边的直线露出一个明显地短于或长于标准刺激的
f长度作为变异刺激,被试借助于移动套子调节变异刺激,直到她认为与标准刺激长度相等为止。主试记下被试调好的长度。2在安排实验顺序时,要注意几个控制变量:为了消除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