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
f资料仅供参考
全国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重点
编者:林海文
前言:【师兄认为重点的考点都给你列出来了!!不过每年的自考题目有些出得很偏,教材是关键,多看看书。】
【第一部分是单项选择】红色字体是重点关注。女娲补石的神话载于《淮南子》《诗经》的收集和编定①采诗说《汉书》(汉代学者)②献诗说《国语》(产生于先秦时期)③删诗说《史记》(汉代“孔子删诗”说,司马迁提出最早明确地分类意义上指谓《诗经》的风、雅、颂,是战国末期的荀子
今天所见《论语》为《鲁论语》先秦最后一位儒家大师荀子“隆礼重法”《国语》又称《春秋外传》楚辞名称西汉时始出现《天问》是屈原作品中最为奇特的诗歌宋玉《九辩》是自悲生平自作《招魂》是屈原替楚怀王“招魂”的作品西汉初期散文主要与治国有关的政论《过秦论》是贾谊最负盛名的史论散文,分析秦亡原因“仁义不施”枚乘《上书谏吴王》西汉中后期散文特点:言必称经,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以董仲舒和刘向尤具代表性;董仲舒是《春秋》公羊派的大师《春秋繁露》、《天人三策》刘向代表作《新序》、《说苑》;最著名的叙录《战国策叙录》
f资料仅供参考
东汉散文大势《前期求真实斥虚妄。后期清议时政,发愤指弊桓谭《新论》开东汉士人抨击虚妄之先河王充《论衡》全书以“疾虚妄”为宗旨,“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是其为文的追求仲长统代表作是《昌言》“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荀子的《赋篇》西汉初期辞赋创作趋向从浓情质实到失情华丽淮南小山《招隐士》主题靠描写恶劣环境反衬出来的枚乘开创大赋的标志是《七发》;把大赋创作的高峰是司马相如刘歆《遂初赋》是汉代“纪行赋”的开山之作王褒《洞箫赋》,开创全文写音乐的先河东汉赋体文学创作,呈现为由大赋向抒情小赋发展东汉:班彪《北征赋》冯衍《显志赋》蔡邕《述行赋》班固《两都赋》张衡大赋向抒情小赋发展过程中的过渡作家,大赋代表作《二京赋》绝响;东汉抒情小赋开山作《归田赋》较早对汉乐府分类的是东汉蔡邕,分为四类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按音乐的不同分为十二类汉乐府的民歌大多保存在《相和歌辞》中《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曹操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悲凉沉雄的独特艺术风格
f资料仅供参考
曹丕七言诗《燕歌行》至曹丕始形成纯粹的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