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第二课堂:学生社团、各类培训、考证考级、自主实践、学科竞赛与科技活动等。第三课堂:社会实践、顶岗实习、产学研合作教育等,见图1。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第一课堂
第二课堂
第三课堂
实验、实训课程设计课程论文专业综合能力实践(含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学生社团考证考级各类培训自主时间学科竞赛科技活动自主创业
社会实践顶岗实习产学研合作教育
图1
“三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把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于“三课堂”之中,并纳入学分制管理的轨道。凡是从第一课堂直接延伸到第二、三课堂的实践教学如社会实践、外语与计算机的自主实践训练等均作为必修学分;对各类学科竞赛获奖、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论文等设置
3
f创新学分;对获得各种专业或其他相关技能等级证书设置技能学分;对学生自主参与提高素质的各种活动包括各类讲座、报告会、上机等可以按时间计算设置素质学分。创新学分、技能学分和素质学分这三种学分均可作为第二课堂的选修学分,而且可以替代第一课堂的部分选修学分,以实现学分在“三课堂”中的互动,从而有机地形成了“三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三)实践教学新模式的运行条件实践教学条件是实践教学的保障层面,服务于教学内容体系,涉及师资队伍、实验(实训)设施、场地和环境等诸多方面。1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教学能力强、熟悉实际业务流程、掌握过硬技术、乐于教书育人的高素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一是学校要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引进。可以让教师到企业为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或到企业实际操作,使他们更加了解社会需求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二是在实验(实训)管理机构管理下,建设一支过硬的实验员队伍,要求实训指导教师参加全国通用的岗位技能培训,使其在技能上至少有中级以上岗位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并建立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定期换岗制度和专业理论教师限期通过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考试制度,通过强化专业技能考核来提高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三是聘请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以及实践基地有丰富经验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组建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2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通过省部共建、校企共建等资金投入渠道,不断改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大力整合现有资源,优化管理,扎扎实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