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二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能选一个选项,每小题2分,共30个小题60分)1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称:“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梭伦在改革中引入的“民主原则”体现在()A.颁布“解负令”B.发放公职津贴C.组成“四百人会议”D.成立十将军委员会2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资格。当时,他若想获取政治权力,下列哪条途径可行?()A.参军,争取立下军功B.经商致富C.收买人心,多拉选票D.接受教育,提高自身文化素质3根据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状况的了解,A处应填()
A.铁器牛耕的使用B.“相地而衰征”的实行C.各诸侯国的变法D.宗法分封制解体4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秦策一》)文中的“人”指的是()A奴隶主贵族B立功将士C新兴地主D富裕农民5商鞅变法中倡导“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形成两种不同经济主张的根源是()A政治立场的分歧B经济结构的变化C社会性质的不同D阶级立场的差异北魏孝文帝6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理解与材料相符的是()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B国家将土地按人头平均分配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税役7《新全球史》言及古代中国某制度时说:“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A.改变了封建地主地所有制B.损害了自耕农的利益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D.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8.1882年,伊藤博文率“宪法考察团”赴欧洲考察。柏林大学某教授向他们建议:“在欧
1
f洲各国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