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武昌1819学度高二下年末考试语文(扫描版)
高二语文期末调考参考答案〔武昌卷〕【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题3分〕1、C〔A、zhuózhuó,kuà
gkuā
g,xī
gxì
g;B、zàizài,guā
guā
,qièxié;C、juémèi,dàodǎo,wùwú;D、jījí,chǔchǔ,bìbǎi〕2、D〔A美轮美奂;B国粹;C皇天后土。〕3、B〔A、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B、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那个地方使用正确。C、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难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D、差强人意:含褒义,表示大体上能让人中意。〕4、B〔A、“原由最早起源于”杂糅,改为“原由是”或“纷争最早起源于”;C、缺宾语,在句子最后加上“的栏目”;D、语序不当,“心灵的慰藉”与“生活的便利”位置互换。〕5A〔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作家。〕【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题3分〕6、B〔依照第二段可知,“原罪说”中的“罪”,指的是一种“罪性”,并非一种“罪行”。〕7、C〔A、说法绝对,“只要……就”表示充足的条件,应改为“只有……才”;B、原文中是说“中国,崇尚‘性本善’,并由对人性善的认知形成一种耻感文化”;D、应是“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在本源上颇有些近似”。〕8、D〔因果关系不成立。〕【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9、〔3分〕C〔乖:违背。〕10〔3分〕D〔A因此,就通过,经由;B把因为;C因此,就竟;D在。〕11〔3分〕B〔错在“伊娄谦认为高遵的罪过还不至于受到吐口水的责罚”,应该是伊娄谦认为高遵的罪过不是吐口水能够责罚的。〕12〔9分〕【答案例如】〔1〕〔3分〕假如是要在西边增扩白帝城,在东边增加巴丘的戍守,从人情常理上讲,哪里值得惊奇呢?〔关键词“设:假如、假如”“益:增加”各1分,句意1分〕〔2〕〔3分〕因为疾病离辞,官员百姓〔拉〕扯着他的车恋恋不舍,〔一个接着一个〕不间断地一直跟着走了几百里路。〔关键词“去职:离职、辞职”“攀:拉扯、牵挽”各1分,句意1分〕〔3〕〔3分〕作为伊娄谦,应当推掉而不同意,把高遵送交官府,以阐明验证法律。〔关键词“宜:应当”“诸:之于,把他交给,把高遵交给”各1分,句意1分〕13〔3分〕【答案例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