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一)
刘韧灿烂的民间剪纸艺术在中国存在了上千年,她的发明创造者是有着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劳动人民。但是由于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原因,阻碍了剪纸艺术在理论上的建树和发展。在上千余年漫长的岁月中,虽然一些诗歌和史料都有关于剪纸的情景描写,但先人们最终没能给我们留下一本系统的剪纸理论专著。据我所知,目前,在北京图书馆里能够查阅到的最早的一本带“剪纸”字头的书,是1918年出版的《剪纸图说》。仔细阅读其内容,充其量也只是一本简单的手工剪纸图说,离我们欲了解的民间剪纸艺术相差甚远。二十年代,民间剪纸曾引起来中国的外国传教士的注意,他们撰写文章向世人介绍。直到四十年代,民间剪纸被我国赴延安的美术工作者发现并引起高度重视。从那时起,国内才开始有专门介绍和研究民间剪纸的书籍和文章陆续问世。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至今,终于迎来各种剪纸图书纷纷出版的热潮,广大的剪纸艺术工作者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但这还远远不够,其中专门论叙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语言及技法的专著还是非常有限。由此可见,中国剪纸艺术在理论上的建设,从初级阶段到她的完善、成熟和发展,不但需要当代每一位有着扎实的剪纸基本功和丰富的剪纸实践经验的作者,接力棒一般的努力,而且包括在座的,站在传承中国剪纸艺术第一线上的,已经付出了多年心血和将要付出艰辛劳动的剪纸艺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f上个月,姚兵岳老师说想请我讲讲“剪纸的传承和发展”这个题目,我答应了。放下电话,认真思考了多日,觉得这个题目设得好。它直接触及到剪纸的理论问题。一环扣一环,缺一不可。今天,我们将剪纸活动引入幼儿的美学教育中,无论是为了实现现代幼儿教育的各种目标,还是为了将中国剪纸艺术的传统发扬光大、世代传承,如果在理论上,我们连“什么是剪纸”的概念还没搞清楚,哪儿还谈得上继承发展?我们的剪纸活动就会重复过去几十年所走过的老路永远停留在一个无法上升的、仅仅是在做做简单手工的萌芽水平上,使先人们早已为我们创造出的这种独特艺术语言“民间剪纸”浑身是宝的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因此,通过今天这堂课,我希望自己所讲的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大家多一些了解剪纸有所帮助和启发。讲的不对的地方,欢迎各位争鸣和批评指导。
一、什么是剪纸一)关于“剪纸”的几个概念
1、剪纸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者指:凡是用剪刀在纸上运剪或空后,所留下的或抽象或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