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期末模拟试题
201616一、选择题1.“桃木本身不值钱,以前也就是烧火棍,经过精心雕刻就能变成金疙瘩”。某地立足得天独厚的肥桃资源优势和传承千年的桃文化,发展桃木雕刻,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4万人。这体现了①文化对经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②文化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交融③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突出④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2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从个人到国家,“家”是最重要的精神纽带。“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价值追求。在今天,重视家风建设,是因为①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③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④家庭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鹄(gǔ):箭靶的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这一诗句,激励当代广大青年①通过优秀文化塑造精彩人生②积极主动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③通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④续写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中国商品已遍及全球市场。有专家提出观点,“要让中国商品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良好载体”。这一观点告诉我们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商贸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③文化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④要借助经济活动推销我国的价值观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的,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扔投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①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②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③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④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与欧亚非各国之间商业贸易的通道,更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如今,我们建设“一带一路”,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这说明()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互鉴共荣③传统思想对当前中国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