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二节简谐运动的描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振幅、周期和频率的概念,知道全振动的含义。2、了解初相和相位差的概念,理解相位的物理意义。3、了解简谐运动位移方程中各量的物理意义,能依据振动方程描绘振动图象。(二)过程与方法1、在学习振幅、周期和频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学会从相位的角度分析和比较两个简谐运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每种运动都要选取能反映其本身特点的物理量来描述,使学生知道不同性质的运动包含各自不同的特殊矛盾。2、通过对两个简谐运动的超前和滞后的比较,学会用相对的方法来分析问题。教学重点: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的概念;相位的物理意义。教学难点1、振幅和位移的联系和区别、周期和频率的联系和区别。2、对全振动概念的理解,对振动的快慢和振动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理解。3、相位的物理意义。教学方法分析类比法、讲解法、实验探索法、多媒体教学。教学用具:CAI课件、劲度系数不同的弹簧、质量不同的小球、秒表、铁架台、音叉、橡皮槌;两个相同的单摆、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f教师: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的物理量有位移、时间和速度;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理量有时间、速度和加速度;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时,引入了周期、频率、角速度等能反映其本身特点的物理量。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简谐运动,简谐运动也是一种往复性的运动,所以研究简谐运动时我们也有必要像匀速圆周运动一样引入周期、频率等能反映其本身特点的物理量。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描述简谐运动的几个物理量。(二)新课教学1、振幅如果我们要乘车,我想大家都愿意坐小汽车,而不坐拖拉机,因为拖拉机比小汽车颠簸得厉害。演示:在铁架台上悬挂一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分别把振子从平衡位置向下拉不同的距离,让振子振动。现象:①两种情况下,弹簧振子振动的范围大小不同;②振子振动的强弱不同。在物理学中,我们用振幅来描述物体的振动强弱。(1)物理意义:振幅是描述振动强弱的物理量。将音叉的下部与讲桌接触,用橡皮槌敲打音叉,一次轻敲,一次重敲,听它发出的声音的强弱,比较后,加深对振幅的理解。(2)定义: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振动的振幅。(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振幅的单位是米(m)。(4)振幅和位移的区别①振幅是指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而位移是振动物体所在位置与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