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耐热、不耐湿,以及贵重物品,可选择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消毒、灭菌。
(三)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的灭菌剂(原则上需达到灭菌水平的器械禁止采用化学灭菌剂浸泡消毒灭菌)。
(四)选择表面消毒方法,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可选择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或液体的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可采用喷雾消毒法。
f三、选择使用经卫生部批准、具有批准文号的消毒药、械,并按照批准使用的范围和方法使用。
四、消毒剂的使用,应当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说明书应有批准文号、有效成分及其含量、配制方法、应用范围、使用浓度、作用时间、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生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批号、有效期等。
五、熟悉各类消毒剂的杀菌性能、特性、配制方法、稀释方法、配伍禁忌、使用禁忌、可能影响杀菌效果的因素、熟悉消毒效果监测的基本技术,对医院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定期监测。
六、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一)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方法处理。
(二)中度危险物性品,选用中水平或高水平消毒法。如胃肠镜、纤支镜、等必须达到高水平消毒,体温表(口表、肛表)等应采用中或高水平消毒法消毒,体温表(腋表)采用中或低水平消毒法消毒。
(三)低度危险物性品(如床单、被套、墙壁、地面、家具等),一般用清洁或中低水平消毒方法处理,但在特殊情况下,作特殊的消毒处理。如在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必须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种类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
f七、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危害性选择消毒、灭菌的方法。
(一)对受到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污染的物品,选用高水平消毒法或灭菌法。
(二)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和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选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三)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可选用中水平或低水平消毒法。
(四)对存在较多有机物的物品消毒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
篇三
一、布局合理,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设置专门的消毒间并有明显的标识;每个工作区设有流动水和非手触式洗手设备、手消毒用品,操作完毕后及时进行手的清洁与消毒。
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需配备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设备;对源于病人的原始标本如痰液等进行涂片或接种平板等操
f作,应在生物安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