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
4
f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的《京都议定书》规定:作为碳源的国家或地区必须通过减排、限排的方式以减少向大气中排放CO2的量。《京都议定书》还规定了联合履约、排放贸易的机制,作为碳源的国家或地区向作为碳汇的国家或地区支付二氧化碳排放的补偿费,借此达到向大气中减排和限排二氧化碳的目的。
目前,由发达国家出资到发展中国家购买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额外减排量的“碳汇交易”机制已经在我国逐步形成,由于森林、湿地等可以快速、大量地吸收、汇聚和储存二氧化碳,林业资产的CO2负排放,未来企业有机会通过出售排放权就可以直接获得投资收益。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真正拥有大量林业资源的公司,未来就存在可能成为“碳汇交易”的赢家。因此林业资源正是典型的CDM概念,按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碳价格是10美元吨,光栽培发展人工森林出售排放权就可以获得不菲的经济效益。5、我国发展人造森林面临的问题
中国急需大力发展人造丰产速生林,满足社会对木材的需求,但涉及到栽培耕地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了一系列健全严格规范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政策措施,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要把保护基本农田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如何正确协调处理双方关系,解决产粮和造林的问题成了国家、人民面前一道难题,另一方面我国河流湖泊众多,海岸线长,荒滩、滩涂、湿地占有很大的面积(湿地面积约6594万公顷不包括江河、池塘等,盐碱地9913万公顷)在荒废,需要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去恢复生态。
如有一个能在盐碱、荒滩、滩涂、湿地上栽培的人造丰产速生林树种,在这些地段上栽培种植,既能解决盐碱、荒滩、滩涂、湿地生态的生态恢复,又能产生高额的经济回报;既能满足社会对木材的需求,又能保住耕地不受侵占,可解决上述一系列问题。目前社会上有许多丰产速生林树种,如桉树,栽培不仅不能耐盐碱,还受温度限制,且破坏生态,速生杨栽培范围比较广,但整体耐盐碱性弱,且不耐涝,其它品种在此地段栽培也有不同的不适应性,速生柳,柽柳等一些品种能栽,但不成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