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急诊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关键词急诊室;职业危险;防护
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一直是国内外同行的关注的焦点。医院的工作环境存在潜在的职业危险,医护人员常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中,特别是急诊室医护人员,常在患者未完全明确诊断前即投入对患者的处置和抢救,因此,急诊护士职业性损伤的潜在危险性大。急诊护士的自身防护问题应引起重视。本文对急诊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
1急诊室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
11经常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
急诊室的病人病种多,病情紧急,护士对病人的病情和背景了解不是很清楚,各种血液化验结果不知道,而当病人处于紧急情况时,都争分夺秒的进行抢救,往往忽视了自身的防护。我科有两名护士在抢救一个抽搐病人时,病人口腔分泌物正好滴到她们手上的伤口处,后来此病人诊断为狂犬病,只得赶紧注射狂犬疫苗。
12经常接触各种感染病人
在急诊室每天要接待数百的病人,其中又以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居多,据调查显示,每年急诊室护士患呼吸道疾病的机会比病房护士要高45以上。
13频繁的接触各种消毒剂、抗生素
经常接触各种消毒剂,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对人体造成伤害;高浓度的甲醛可刺激黏膜引起职业性哮喘,急性大量接触更可致水肿,同时持续突变、致癌、致畸,也是发生职业性皮炎最常见的原因1。而抗生素引起的慢性皮肤过敏屡见不鲜,甚至有在操作中因接触青霉素致过敏性休克的报道。
14意外损伤
在急诊室的护士中调查发现,几乎每名护士都有被锐器或针刺伤的时候,有20的人还被病人血液污染的针所刺伤过。有35的护士人被病人的血液或分泌物溅到自己的皮肤上或眼睛里。眼、鼻、口腔暴露与污染的血液和体液而感染
fHIV的几率01;皮肤暴露感染HIV的几率为0123。在可经针刺传播的20余种疾病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可怕的是乙肝、丙肝和艾滋病。它们通过血液传播的效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已有资料显示因职业引起的感染途径中针刺损伤占80。
15心理性危害
护士这一职业主要是女性承担,女性特殊的生理心理状况、家庭的重担、工作压力等是护士职业危险因素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尤其是在急诊室工作的护士,科技的发展,仪器的更新,抢救治疗手段的层出不穷,给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急诊室护士经常是在应急的情况下完成各项抢救工作的,需无条件的全身心投入,工作持续紧张和刺激,导致一定的精神压力,容易出现精神不稳定、心烦意乱。
经常接触各类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