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读书心得
四月份我有幸参加了齐齐哈尔市教育局开展的“农村教师进名校培训”的活动,在富拉尔基去和平街小学学习和生活了一周,在这一周的时间里我除了参加和平街小时学为我们准备的活动外,还发给我们学员每人两本书,其中有一本刘娟娟写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一书引起了我的兴趣。
这本书主要以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时间与综合运用为基本着眼点,分别探究了在教学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依据和具体策略。在书中,作者力求做到把理论分析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深入浅出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且作者还精心挑选了一些好的案例,我觉得主要目的是给读者更多的启发。
通过读《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一书,让我感觉到数学的课堂不是枯燥、乏味的。下面我就课堂教学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如何把握教学的起点。作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教学“5的乘法口诀”这一课时,教师课前把课本的主题图放大,并精心制作了有关的教具和学习材料,准备引导学生来探究每一句口诀。然后,在课上,当教师刚把第一
f张图贴上,并宣布这节课要学习的课题时,学生中就出现了一个声音:“老师,我已经会了!”,而后,又有一些学生也跟着说:“我也已经会了!”并且接着背起来:“一五得五,二五一十……”
如果是我的话,我该怎么办呢?我觉得教师往往的做法是,继续按照课前的设计,通过几道问题的提出,如: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呢?将学生拉倒教师的思路上来,让学生懂了,还装着不懂。这样的做法,从教师的调动看来,好像是体现了教师的“机智”但应该注意到的应该是教师对学生情况的不了解,课前所思考设计的教学起点与学生实际的学习起点不相吻合。显然,教师对学情分析的不是很到位,这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我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能够从容的处理。比如:三年级学习“年月日”时,教材是从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来开始“年月日”的教学的,我在了解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了解情况时发现,大多数三年级的学生都知道1年有XXX个月,一年有365天等知识。
所以,我觉得教师在教学之前要认真和学生交谈,关心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最为教师也要善于发现问题,关心周围的生活和时事的变化,就是把握时代的信息,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这样,对教师选择怎样的教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