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的研究
高校安全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对目前高校的安全教育现状来分析,这方面的教育在高校尚是一个薄弱环节。面对时代和社会发展对高校教育提出的挑战,我们必须因势而动、与时俱进,推进适应新形势的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尚需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体育作为一门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培养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特色学科,非常适合作为培养学生安全防卫能力的课程平台和载体。一、高校体育教学中产生安全问题的原因(一)高校体育教学中产生安全问题的主观原因首先,对教学中存在的隐患重视不够。技术动作要领掌握不熟练,练习时不按要求做。如练习健身、健美操时动作幅度不宜过大,要循序渐进地增加动作难度和幅度,健美操准备活动要充分,否则,没有活动就做突然转向时,稍不注意就容易将颈部肌肉扭伤。其次,注意发现并处理好学生体育课中的异常现象。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异常的情形。如有的孩子因在家生气或心情不好就发脾气、情绪表现极不稳定,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既要合理的批评,同时也要善于引导,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和鼓励。(二)高校体育教学中产生安全问题的客观原因学校的场地设施存在安全问题。体育课顺利实施的重要物质保证是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由于大多数高校地处城市,可谓寸土寸金,很多学校多把重点放在了物质利益更高的其他建设上,不能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行政部门有关场地、器材的规定。集中表现在,扩招造成人员多,使得场地器材使用频率高,维护不足,部分器材年久失修等,都给体育教学安全带来很大隐患。二、高校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的预防措施1.在对待体育教学安全的问题上,体育教师要有职责感。体育教师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学校体育目标能否全面完成,而了解职责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所以体育教师明白自己的职责就显得极其重要。尤其在对待学生的安全问题上更不可懈怠。在教学中应遵循体育教学规律,贯彻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要充分考虑场地、器械,做到亲自检查,尽量消除体育活动中不安全的因素,重视学生练习中的保护与自我保护,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在体育教师工作职责上,要变学生安全的旁观者为主动参与者。体育教师不仅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言,应当保证学生“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也应当与社会和家庭相互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