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或“舞弊”行为所导致的多转成本或费用,影响当期经营成果。因此,相应的审计处理为:1审计人员应结合“存货计价测试”查明该品种期间材料成本的计算过程,对差转、错转部分,根据其结果提请被审计单位进行会计处理的补充更正,并应对会计报表相关项目数额进行调整。审计人员应将被审计单位的调整处理情况,记录反映于审计工作底稿;2被审计单位如拒绝调整或仅对部分事项进行调整,审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并在审计报告中对其问题和影响给予适当的披露。九、答:分析:根据审计人员对Y公司V产品的计价性测试分析,不论Y公司发出商品采用何种计价方法,上述计价过程均属错计错报。此结论期末单价267元既高于本月入库单价246元,也高于期初单价258元,明显可以判断Y公司在计价过程中存有错误或舞弊的可能。根据Y公司账面数值,计算:1加权平均法应计数额为:903000+6396000÷(3500+26000)=247423元247423×27500=6804152元,少转成本39152元。2先进先出法应计数额为:903000+(27500-3500)×246=6807000元,少转成本42000元。3后进先出法应计数额为:6396000十2750026000×258=6783000元,少转成本18000元。为此,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处理为:1根据审验情况,提请被审计单位根据既定的会计政策对该产品成本的结转情况,进行补充会计处理并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数额;2审计人员除应将被审计单位调整情况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外,并应追加审计程序审验其他主要产品成本的结转是否有类似情况,如存在类似情况应要求被越审计单位一并调整处理;3如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处理,审计人员应根据其错报数额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发表适当的审计意见。十、答:分析:根据制度规定:“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时,确认本公司应分担的份额,一般应以本科目账面价值减至零为限;如果以后各期被投资单位实现利润,公司应在计算的收益分享额与未确认的亏损额相等后,才能将分享的利润再恢复投资的账面价值,按实际恢复投资的金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贷记‘投资收益’”因此,D公司应将本期M单位实现的净利润应分享的份额200万元×30%=60万元扣除以前年度未确认结转的30万元600万×30%150万30万以后,将差额30万元恢复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对此,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处理为:1应根据制度的规定提请被审计单位进行补充会计处理,并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数额。D公司的正确会计处理应为:借:长期股权投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