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普通高校有2600余所,各种专业数也平均在500种左右,无论如何,面对这么庞大的数字,填报志愿就成了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我们搞明白3个原则问题后,这个复杂的问题实际就比较简单了。一、选学校还是选专业?毫无疑问,学校第一如果分数在一类上报志愿时,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我的答案很明确,学校优先,专业第二。原则上优先双一流高校,其次是专业,以此类推。为什么要把学校放在第一位?1999年大扩招改变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2018年,我们招了790万人,全国一半以上的省市实际录取率超过了90,既包括上海、江苏等发达地区,也包括海南、内蒙古等相对不发达地区,考不上大学已经变成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481,马上迈入普及化时代。
f对于这个数字大家没有概念,我举一个数字。2018年,我们毕业大学生820万人,归国留学生51万人,合计871万人,2018年我们城镇新增劳动力1100万人,意味着80的新增劳动力都是大学生了,这其中大约一半是本科以上学历。2019年,国家再次决定扩招100万名高职学生,今年全国可能会出现招生计划等于或者高于报名人数的情况。在人人都是大学生的背景下,用人单位又何必从头筛选呢?给毕业学校设一个门槛,起码这是一个概率问题。另外,高考越来越水平化、简单化,录取上采取平行志愿,大学分层越来越严重。最后在出口上,大学又普遍存在出口把关不严,几乎没有淘汰率,于是大家只好回头看进口,起码进口还是有明确的门槛的。不仅是企业,各级政府都如此。2018年,上海修改落户积分政策,对于清华北大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再算积分,可以直接落户。注意,这个政策强调的是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包括硕
f士博士。为什么?2018年清华本科只招收了3600人,但研究生招收了7400人。北大大概也如此,清华北大“含金量”最高的是本科。也是2018年,石家庄推出的吸引人才的计划中,毕业于985学校的学生不仅是落户优惠,而且买房不限购,政府还有补贴,租房也给补贴,去旅游景点免票,坐地铁也免票。现在大量的优秀高校在硕士生招生中一半生源都是走“推免生”,不以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分数去录取,类似于我们高考的自主招生。在一些著名高校,部分专业几乎100是“推免生”,社会考生没有任何考试的机会。选学校时有哪些关键的尺子?在学校的选择上,虽然政府已经停止了985、211工程,但作为一个学校层面的衡量,在短期用人单位还是会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