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位于贵州安顺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龙宫,便是一个典型的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溶洞成为一个着名的自然景点,吸引了丛多的游客,带动了贵州的经济发展。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气候是指某一个地区多年天气特征的总和。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类型多样,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所谓季风气候就是随着冬夏季节的变化而明显改变风向的气候。由于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东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夏季主要受来自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
f响,温暖湿润。冬季受来自于内陆的西北季风的影响,寒冷干燥。贵州位于中国季风区,纬度偏低,受夏季风影响强烈,所以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加上山地自然条件和森林植被茂密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特点:(一)全省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贵州在全国的温度带划分中属于亚热带范围,由于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因此受纬度、地形和大气环流的影响,表现为冬温较高,夏温较低,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到20摄氏度之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二)常年雨量充沛,时空分布不均全省各地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1100~1300mm之间,最多值接近1600mm,最少值约为850mm。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趋势是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全省有三个多雨区和三个少雨区。三个多雨区分别位于省之西南部、东南部和东北部,其中西南部多雨区的范围最大。该区的晴隆县,年降水量达1588mm,是全省最多雨量中心。三个少雨区分别在威宁、赫章和毕节一带,大娄山西北部的道真、正安和桐梓一带,舞阳河流域的施秉、镇远一带。各少雨区的年降水量在850~1100mm之间。因此,对全省绝大部分地区而言,多数年份的雨量是充沛的。从降水的季节分布看,一年中的大多数雨量集中在夏季,但夏半年降水量的年际变率大,常有干旱发生。(三)光照条件较差,降雨日数较多,相对湿度较大全省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在800~1600小时之间,地区分布特点是西多东少,即省之西部约
f1600小时、中部和东部为1200小时,年日照时数比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地区少三分之一以上,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各地年雨日一般在160~220天之间,比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地区多40天以上。全省大部分地区的年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