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
新疆布尔津县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3、孔子评判学生的标准,要联系孔子的政治思想。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解题;简介《论语》;简介孔子及其主要思想(为总结孔子评判学生的标准作准备)。2、解决生字的发音,通读文章。一、导入新课:
有一个成语叫“半部《论语》,可安天下”,《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我们初中学过《论语十则》,能不能和老师一起背诵一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论语》当中的另一篇重要文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也就是著名的《侍坐篇》!
二、解题:1、同学们看课下注释①
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
f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
2、简介四弟子: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称季路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曾皙:姓曾,名点,字皙3、侍坐:学生坐在一起陪伴老师。古代臣子在一旁陪伴国君,晚辈坐在一起陪伴长辈叫侍坐。三、《论语》简介:《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四、孔子及其思想: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他的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先世为宋国贵族。年青时贫贱,勤奋好学,多才多艺。五十岁时担任过鲁国司寇,代理相事,弃官后,在动乱的春秋时期,为实现他辅国治邦安天下的抱负,带着自己的弟子,拉着几大车书籍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思想。晚年致力于教育、设坛授学,广收门徒,相传先后有弟子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整理《诗》、《书》、删修《春秋》,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及其与门人的问答,成为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孔子主要思想是“仁”和“礼五、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及停顿。六、学生接龙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