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管理制度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为了学生、教职工身体健康和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特定如下制度。一、晨、午检制度:新学期开始,学校各班每天进行晨检午查,由上、下午上节一课节的教师负责,认真检查,按表格的内容做好记录。对患传染病的学生,上课教师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隔离治疗,并对已发生传染病班级的其他健康学生要进行预防性服药,如板兰根、维生素C等。二、传染病报告制度(一)、疫情报告顺序:学生(或家长)上课教师校长乡疾控中心、县教育局(二)、认真学习和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明确传染病在我国青少年中发病率高,必须加强预防的要求。同时师生必须记住传染病分甲乙丙三大类共39种。甲例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乙例传染病26种:病毒性肝炎、伤寒、艾滋病、乙脑等丙例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风疹、手足口病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甲型H1N1流感等。(三)、防治管理组织和任务:1、组织领导:成立学校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刘继丰副组长:徐娜威组员:全体教师疫情报告人:校长2、工作任务:把住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做到五早:早期预防管理、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四)、严格疫情报告:1、发现甲例传染病乙例传染病中的非典肺炎、人禽流感、肺炭疽、甲型H1N1流感以及疑似病人、2小时内报当地防疫部门。2、发现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和疑似病人24小时内上报当地卫生防疫部门。3、具体措施:(1)、充分利用学校的红领巾广播、板报、图片等进行传染病知识
f宣传、(2)、严格执行学生用品、教室、厕所等消毒制度。(3)、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册。(4)、坚持晨、午检制度。(5)、病愈后复课要求:根据不同的传染病隔离时间来决定隔离期限,隔离时间不到的必须要有医院传染病科证明,并由上课教师复检后学生才能进教室上课,反之仍作为病未愈不能来校上课。三、传染病消毒和隔离制度(一)、日常环境卫生1建立校园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三小扫,每周一大扫,按班级分片包干,定人、定点、每天定时检查。2教具要保持清洁,定期要消毒、清洗。3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室内湿式打扫,冬天也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4厕所清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二)、消毒:1、做好教室、专用教室、办公室、厕所的消毒工作,用含氯消毒液喷洒、揩擦消毒(有效含氯量500mg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