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多家测序公司的原因。虽然卫计委其后设置行政审批流程,但这对致力于进入基因检测行业的大中型公司来说门槛算不上太高。(四)替代技术的威胁小:能够与基因测序形成相互替代的技术主要有荧光定量PCR、数字PCR、基因芯片、基因原位杂交等技术。基因测序与他们相比综合优势更强,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替代的可能性小。我们会在下期的报告中对此进行分析和讨论。(五)行业内竞争激烈:首先从事基因测序公司众多,即使入选国家卫计委临床试点的公司也大于5家。产品有逐渐趋于同质化的倾向。其次整个测序服务是一个高固定成本、低可变成本的行业,即一次性购入昂贵的测序设备后,后续的每次测序的边际成本是很低的。这种成本结构加上产品同质化竞争容易诱发价格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无创产前筛查基因测序诊断的价格从刚开始上市的30004000元每次降到现在的10001500元每次。基因检测虽然技术先进,但终归属于体外诊断行业范畴。体外诊断行业有两类公司,第一类是IVD(I
VitroDiag
ositcs体外诊断)公司,这类公司能自主生产体外诊断试剂或仪器,他们通过核心技术构筑竞争壁垒,与上下游议价能力强,进入门槛高。第二类是ICL(I
depe
de
tCli
icalLaboratory第三方检验)公司,这类公司向上游购买仪器试剂,为下游医院提供诊断服务。他们的进入门槛较低,主要靠规模优势构筑竞争壁垒。从代表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我们可以看出IVD公司的利润率远高于ICL公司,这主要是由他们的行业竞争格局(与上下游的议价能力)和进入门槛高低所决定的。
六、成长逻辑
从对我国基因检测的行业分析来看,我国基因检测服务提供商与ICL公司面临的竞争格局类似,在基因检测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利润率水平将与ICL公司接近,而且ICL行业及公司的发展逻辑也将适用于基因检测行业。为此,我们对基因检测行业短、中、长期的成长逻辑归纳如下:(一)短期成长逻辑:跑马圈地,将先发优势转化为规模优势
f网址wwwiri
ba
kcom
ICL公司首先要具备规模优势,基因检测公司也不例外。卫计委于2014年2月叫停了所有临床基因检测,后于2014年12月和2015年3月公布了高通量临床测序技术试点名单。其中入选临床试点名单的企业最有望通过跑马圈地,将先发优势转化为规模优势。同时CFDA批准了华大医学测序仪和达安基因的测序仪及配套试剂的医疗器械注册,使他们成为全国仅有的两家具备测序仪器投放能力的企业。我们前面提到大型医疗机构倾向于购买测序仪及试剂,中小型医疗机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