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如何管理利率风险
[摘要]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逐渐增大,迫切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测度和管理利率风险。[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利率风险
一、引言1986年以来中国开始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尤其是2004年央行宣布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以来,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逐渐加快。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市场主体面临很多挑战,尤其是作为金融市场中介的银行,更是面临着彻底的改革。我国是一个资金短缺的国家,在利率市场化之后必然面临着利率的升高这使得银行的筹资成本增加,而且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盈利仍然主要依靠利息收入,利率市场化必然使得存贷利差减少,减少银行的赢利点。我国金融机构之前的分业经营背景,再加上政府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严格监管,商业银行的自主性很差。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外资银行不断进入的竞争压力,商业银行如果不改变状态提高自主管理的水平很可能面临着破产的压力。另外,在不断加快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各商业银行也会出现片面追求利息利润而忽略风险的逆向选择问题。因此各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建立自主定价机制和利率风险管理机制。那么银行应该如何选择利率风险的识别、衡量及管理方法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利率呢。从国内外的情况来看,利率风险的管理也是必然的趋势。从1997年底开始,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资本要求将把银行业务的利率风险包括进去。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系统的利率风险衡量管理的理论,实践上,从美国银行业利率风险管理实践来看,各个银行已经逐步形成了以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ALCO)为核心的利率风险管理体制,对利率风险的衡量从早期的缺口分析发展到今天以收入模拟分析为主,对利率风险敞口的管理也从早期的表内项目管理发展到今天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广泛运用。国内的研究则主要借鉴西方的理论,实践中虽然已经有了利率风险管理的意识,但是没有形成系统独到的利率风险管理的方法,利率风险的管理还缺乏经验。二、利率风险识别和衡量的一般方法介绍1、利率风险的识别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1997年发布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中将利率风险具体划分为重新定价风险、收益曲线风险、基差风险和选择权风险四种风险。重新定价风险产生于利率变动的时间与银行现金流动的时间之间的差异,是
f指某一时期内需要重新定价的资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