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曰《郁离子》”。《郁离子》吸收先秦诸子寓言汪洋恣肆、纵横捭阖的风格,吸收柳宗元寓言锋利简洁的特点,既短小精悍,活泼犀利,又古朴闳深,余味曲包,在虚实相间里寓丰富的哲理于形象的描绘之中。2台阁体:台阁体是自洪武后期至正统、景泰年间体现上层官僚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意趣的一诗文创作风格。以当时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为代表。他们的诗文内容上坚持主理合道,风格上追求温柔敦厚,表面有着严重老成的规模、富贵福泽的气象,内里既缺乏深湛切著的内容,又少有纵横驰骤的气度,徒具雍容华贵的形式而已。3茶陵诗派:成化、弘治年间出现的茶陵诗派,领袖李东阳,还有谢铎、张泰、石瑶、
f邵宝、顾清、罗、鲁铎、何孟春等。针对台阁体的流弊,提出宗唐法杜的复古主张,意在借比兴寄托之旨、雄健浑朴之体改变当时诗坛的颓风衰习。诗文内容主要是馆阁宫廷生活,在文学评论方面,论诗歌乐、律的重要性,认为诗的艺术魅力得自于它的声韵之美。
4前七子:前七子是指从弘治到隆庆年间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祯卿等七人,这七人掀起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以复古的形式表达了当时文人摆脱理学束缚、追求主体自由的历史要求。在文学上,“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打破了明前期文坛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他们理论上的失误在于:醉心于古典审美理想,没有意识到古典诗歌的繁盛景象已一去不返,因而不能辩证的评价古典文学领域的种种变化。
5后七子:后七子指嘉靖中期的李攀龙与谢榛、王世贞、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等七人他们提出了文学复古运动,思想上,七子派尊汉魏、黜宋元,主张“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摈斥中晚唐与宋诗。
6吴中四杰:元末明初,高启与杨基、徐贲、张羽并称“吴中四杰”。以比拟初唐四杰,高启是吴中具有代表性的诗人。清人赵翼称他“才气超迈,音节响亮,宗派唐人而自出新意,一涉笔即有博大昌明气象”,并说“论者推为开国诗人第一”。杨基入明以后的诗用怀旧的伤感和自叹身世的悲哀反映了他在当时环境中的坎坷的生活遭际。袁凯人称“袁白燕”,学杜甫而趋于工丽。诗的内容多写离情别意、羁思旅愁、忧生畏祸,带有凄婉的悠然余韵,反映出明初士子的心态。
7童心说:明李贽在文学方面提出的观点,他继承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和王充反虚伪、求事实的传统,提出要求恢复人的自由自觉本性,他在《焚书》卷三《童心说》说:“夫童心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