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原《标准》已不能适应当前教育教学需求,急需修订(修订后的标准简称《标准》)。
为适应新时代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新趋势,《标准》将原城乡不同建设标准的指标合一,实现城乡统一建设标准。
国家在标准化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了“提高建筑标准”的要求。为适应教育教学新需求,《标准》在普通教室、科学教室、实验室、劳技教室、音体美教室等主要教学用房的使用面积、形状及设施方面提高了部分标准,并增设了分层次教学及选修走班课教室等教学用房。《标准》中完善了体育场地的设置。
国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要求“政府投资的学校建设,自2014年起必须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标准》中增加了“建设绿色学校”部分。
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适应未来教育新需求,《标准》中增加了“建设智慧学校”部分。使安全、教学、管理、信息服务、创新活动等校园内外相关教育教学活动及管理工作全部纳入智慧化管控系统,提高办学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同时也可作为学生学习智慧化管控知识的实体教材,启
f迪学生跨界思维,培养创新能力。2依据●国家《义务教育法》●国家及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简称《纲要》)●《国家及北京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5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公报》●《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教育部等10部委《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校舍综合防灾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1T825)●《绿色校园评价标准》(CSUSGBC04)●《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中小学校体育设施技术规程》(JGJT280)
f(二)修订的主要内容1安全与健康11依《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调整了建筑、消防通道和室内外通道
的设置。12依《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增加了对学校建筑的抗震要求。13增加了体育场地的通行及安全保障用地。14增加了中小学校作为避难场所的建设要求。15增加了停车场的设置。16增加了学生卫生间的设置。2适应教育教学新需求21增加升旗广场的设置。同时兼供学生日常开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