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作者:王京刘潘如孟令玉李玉梅来源:《知音励志教育版》2016年第03期
摘要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学生就业难逐渐成为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各方的全面关注。就业难既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大学生心灵健康成长,威胁校园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发展。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是我国人口总量大,供需不平衡,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就业渠道不通畅;大学生本身就业观念陈旧,缺乏竞争意识。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对策
1大学生就业难严峻形势
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765万人,比去年激增16万人。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群体数量持续增加,将对就业产生很大的压力。而随着高校的扩招,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上升,虽然近年来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是今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依然再创新高,一方面我国就业人数明显增加,另一方面企业萎缩明显,企业校园招聘也相应畏缩。往年10月,各大企业都早早地启动了校园招聘计划,各大高校内也因此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由于遭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就业市场整体不景气,很多大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同时很多作为吸引就业主体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劳动合同法、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影响,业务订单量明显减少,用工需求也明显减少。这给学生就业客观上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依然用了“严峻”二字。“一方面,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尹蔚民分析说,“今后五年,城镇劳动力的供求缺口每年将达到1300多万,比‘十一五’期间压力更大。另一方面,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其现实表现是部分企业‘招工难’与部分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且有常态化趋势。而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就业结构性矛盾将会更加复杂。不论是产业转型升级,还是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都将对就业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势必更加凸显,结构性失业问题也会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也使就业形势增加了更多变数。”人社部预计,“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超过700万人。
2013年人社部和教育部组织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大调研。调研显示,近两年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是在中小企业就业,去中西部就业的毕业生比重逐步提高。从学历上看,研究生初次就业率最高,本科初次就业率略低,高职高专初次就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