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选题)试卷23
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
1教学活动中,老师不能只满足“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应重视。(分数:200)
A传授学生知识B发展学生能力√C培养学生个性D养成学生品德解析:2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充分说明了是教育的重要因素。(分数:200)A后天学习训练B遗传素质C教师教学水平D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解析:解析: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充分说明了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是教育的重要条件。3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分数:200)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兴趣性动机C情趣动机D直接性动机解析:解析: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和爱好以及对学习活动的直接结果的追求。例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常常由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新颖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受到某种奖励等因素激发。故本题应选A。4阅读障碍是青少年在校期间容易爆发的一种心理问题,表现为无法专心去读,在读的过程中很关注自己是否能读得懂或理解句子的意思。实际上,阅读障碍是一种。(分数:200)A抑郁症B焦虑症C强迫症√D恐惧症解析:解析:阅读障碍是指有些人看书,无法专心去读,总是莫名的不安及烦躁,在读的过程中很关注自己是否能读得懂或是否能理解句子的意思。阅读障碍者有的会一个一个字地看,看的过程很累,过度用力,反而看了以后,害怕自己不能记住这些句子,不知道看了什么。阅读的速度很慢,会反复看,只要看到文字多一些的书就会眼花,有时会头脑一片空白,这实际上是一种强迫症的行为表现。5个体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特征。(分数:200)A不均衡性√B顺序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解析: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均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发展。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
f6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分数:200)
A班级授课制B特朗普制√C道尔顿制D设计教学法解析:解析:特朗普制是由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r